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交御 缩影 卑微 祸不单行
B.高踞 踌躇 马褂 沉默寡言
C.焦燥 狼藉 默契 张目结舌
D.赋闲 颓唐 锁屑 触目伤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圣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暑期研讨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环保、经济,而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
B.龙江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C.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
5.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背影》——朱自清——散文家
B.《白杨礼赞》——莫言——作家
C.《昆明的雨》——汪曾祺——作家
D.《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英国
6.参照例句,仿写句子。(6分)
例句:自立是骨,没有了自立,人生就疲软了。
仿句:自信是 , , 。
自强是 , , 。
7.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不超过20字)概括第一段。(6分)
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
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 。
二、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11分)
享受生命
梁衡
①“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暂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
②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
③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④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
⑤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夙涅梁,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受享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
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
⑦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
(摘自《经典美文》2008年10期,有删改)
8.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具备 和 两个条件。(4分)
9.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3分)
10.第⑥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3分)
武梁祠石刻
①寄你“武梁祠石刻楯片”四张,乃系普通复制品,属于现在印的画片一类。
②楯片一称拓片,是吾国固有的一种印刷,原则上与过去印木版书、今日印木刻铜刻的版画相同。唯印木版书和印木刻铜刻板画时,先在版上涂墨,然后以白纸覆印;拓片则先覆白纸于原石,再在纸背以布球蘸墨轻拍细按,印讫后纸背即成正面;而石刻凸出部分皆成黑色,凹陷部分保留纸之本色(即白色)。木刻铜刻上原有之图像是反刻的,像我们用的图章;石刻原作的图像本是正刻,与西洋的浮雕相似,故复制时方法不同。
③古代石刻画最常见的一种只勾线条,刻画甚浅;拓片上只见大片黑色中浮现许多白线,构成人物鸟兽草木之轮廓;第二种则将人物四周之石挖去,如阳文图章,在拓片上即看到物象是黑的,具有整个形体,不仅是轮廓了;第三种与第二种同,但留出之图像呈半圆而微凸,接近西洋的浅浮雕。武梁祠石刻则是第二种之代表作。
④武梁祠石刻在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内,为公元二世纪前半期作品,正当东汉(即后汉)中叶。武氏当时是个大地主大官僚,子孙在其墓畔筑有享堂(俗称祠堂)专供祭祀之用。堂内四壁嵌有石刻的图画。武氏兄弟数人,故有武荣祠武梁祠之分,唯世人混称为武梁祠。
⑤同类的石刻画尚有山东肥城市之孝堂山郭氏墓,则是西汉(前汉)之物,早于武梁祠约百年(公元一世纪),且系阴刻,风格亦较古拙厚重。“孝堂山”与“武梁祠”为吾国古雕刻两大高峰,不可不加注意。此外尚有较晚出土之四川汉墓石刻,亦系精品。
⑥石刻画题材自古代神话,如女娲氏补天、三皇五帝等传说起,至圣、贤、豪杰烈士、诸侯之史实轶事,无所不包。原作每石有数画,中间连续,不分界线,仅于上角刻有题目,如《老莱子彩衣娱亲》《荆轲刺秦王》等。唯文字刻画甚浅,年代剥落,大半无存;今日之下欲知何画代表何人故事,非熟悉《春秋》《左传》《国策》不可。武梁祠全部石刻共占五十余石, 题材总数更远过于此。
⑦汉代石刻画纯系吾国民族风格。人物姿态衣饰既是标准汉族气味,雕刻风格亦毫无外来影响。南北朝(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之石刻,如河南龙门、山西云冈之巨大塑像(其中很大部分是更晚的隋唐作品——相当于公元六至八世纪),以及敦煌壁画等,显然深受佛教艺术、希腊罗马及近东艺术之影响。
(节选自 《傅雷家书》1961年4月25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石刻拓片原则上与印木刻铜刻的版画相同,但前者图像是正刻,后者图像是反刻。
B.武梁祠石刻画如阳刻图章一般,它留出之图像呈半圆而微凸,接近西洋的浅浮雕。
C.“孝堂山”石刻早武梁祠石刻约百年,产生于西汉,属于阴刻,风格较古拙厚重。
D.河南龙门和山西云冈塑像与武梁祠石刻不同,受佛教艺术、希腊罗马及近东艺术影响。
12.选文主要介绍“武梁祠”石刻,为什么还要介绍“孝堂山”石刻? 请简要分析。(3分)
13.选文介绍了“武梁祠石刻”的哪些特点? 请概括。(6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19分)
早春木棉红
郝 俊
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
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甲】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乙】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他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丙】
生活在广州,对木棉自然很熟悉。木棉作为广州市的市花,在城中主干道及高校校园、公园等地均有种植。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尤其是在陵园西路、越秀山、江南大道等种植较为密集的地方,花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棉映红了整座城市。
我喜欢木棉,不仅因为它的形象气质,也许还有日久生情的缘故,对我来说,它们就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
我所工作的学校校园里就有近百株木棉,它们散植于各处。我从办公室到家,途经的路旁,有十来株木棉,我与它们几乎天天见面。每天下班经过时,感觉它们就像站在那里等我。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近距离打招呼——站在树下,把手掌放在树干上,感觉着树皮的坚硬。抬头往上看,树干直指蓝天,视觉的延伸,也让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正值花期,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遒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他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
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纷纷扬扬地飘落不是木棉花的做派,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为了看清楚木棉花如何落地,我曾长时间仰着脖子在树下观望,即便如此,也很难捕捉到落下的一瞬,往往是听到“啪”的一声之后,才发现地上又多了一朵。因为树冠太大,花太多,无法锁定具体目标,加之落地速度太快,所以很难看清。不过长时间的等待,偶尔也会有收获,就在眼睛酸乏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
有些花木是先长叶再开花,木棉则不然,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花期过后,木棉一边吐新叶,一边结果实。等到夏天果实成熟,果壳会自动裂开,露出洁白的棉絮,随风飘散。
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18日)
1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2分)
木棉花不仅花开得热烈,树的姿态也颇为雄奇。
A.【甲】 B.【乙】 C.【丙】
15.请品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6分)。
(1)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他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从修辞的角度)
16.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有些花木”和木棉花有哪些不同。(4分)
17.“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欢喜”“感动”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18.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B
6.示例:自信是血,没有了自信,人生就干瘪了。自强是筋,没有了自强,人生就萎缩了。
7.补写的文字:作文要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概括笫①段的内容: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8.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勇气创造
9.因为享受生命离不开勇气和创造;要得到最大的享受,就要付出最大的劳动、斗争甚至牺牲;就要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0.示例:布鲁诺坚持真理,蔑视神权。虽被处以极刑,但他的精神被后人推崇,他的人格被世人颂扬。
11.B
12.“孝堂山”石刻与“武梁祠”石刻属于同类石刻画,且构成我国古雕刻的两大高峰,介绍“孝堂山”石刻意在突出“武梁祠”石刻在整个中国石刻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13.①雕刻方法是阳刻,将人物四周之石挖去,形体完整;②题材丰富,自古代神话至史实轶事,无所不包;③雕刻风格纯系我国民族风格,毫无外来影响。
14.B 15.(1)“蹿出”原指往上冒,这里形容木棉花赤红的花瓣如火苗般热烈绽放的姿态。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木棉花比作酒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木棉花开放时形态硕大的特点,“举杯畅饮”赋予其人的情态,惹人喜爱。
16.有些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整体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有些花木是先长叶再开花,木棉则不然,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意思对即可)
17.“欢喜”指的是木棉花开时树干直指蓝天,让人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感动”指的是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
18.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升华主旨,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与赞美。
19.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