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文中的内容和深意。
2.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能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能够区分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的异同。学会写新闻及采访。
3.运用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反复练习,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运用默读的方法加快阅读速度:在比较和感受中,归纳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和感悟。
4.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蒙感。
【核心素养】
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知道新闻的几分,并准确的在新闻中找出来。
【重难点】
1.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简练、严密的特点。
2.能正确客观的看待战争。
【评价任务】
对于新闻体载的理解和认识,对单元中重点字词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
(1)《消息二则》选编了两则关于解放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消息,作品依时叙事,短小凝练,点面结合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大无畏精神,展示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奖者、颁发机构以及相关新闻背景,同时特别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篇消息以翔实的材料和缜密的行文,全面地表现了诺贝尔奖颁发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3)《"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以形象化的描写,鲜明而艺术地再现了1982年中国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动人场面,突出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4)《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报道以完整直观的脉络记叙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歼15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全文铺排有序,主次分明,用平实的文风展现了我国海军事业蓬勃发展的骄人风采。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新闻评论运用了举例、对比论证等,证明了"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这一中心论点,表明中国会铭记历史,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最美人瑞[注]这样走来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
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
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
(选文有改动)
【注】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3.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
4.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说明理由。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复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5.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你对她的了解,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1.杨绛反抗造反派,维护自己人格尊严。2.画线句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通过对季康先生的身材、举止,尤其是眼眉的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坚毅刚强的性格。3.杨先生对后辈抱有的感情是鼓励、体贴。“我”对杨先生怀有敬佩、感激、怀念之情。4.示例一: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示例二: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平实;本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5..示例:她,举止文静,高雅脱俗,气质美;她,坚毅刚强,坚持正义,性格美;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才华美。她,宽厚仁慈,以母性情怀关注天下苍生,是最美女性!)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1. 本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单元,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
五、评价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抵挡) 摧枯拉朽(腐朽)
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 屏声敛息(收敛)
C.引吭高歌(喉咙) 所向披靡(倒下)
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 殚精竭虑(尽)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