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7 09: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反复诵读,训练学生诵读基本技能,品味诗文意境,培养其感悟能力,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4.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操,感悟中华文化博大,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核心素养】
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重难点】
1.学会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评价任务】
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孟子〉三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讨论战争强调行仁政、得人心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的思想;《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这几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
《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五首古代诗词,有对田园生活、悠然心境的描绘(《饮酒》),有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沉痛抒写(《春望》),有对疆场战士浴血奋战的热情赞颂(《雁门太守行》),有对空有才华、无从施展的无奈慨叹(《赤壁》),还有对沉闷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渔家傲》),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夕颜花儿开
麦淇琳
①夏夜,屋里闷热,走到院内,篱笆的藤蔓上开着大朵的夕颜花,幽芳四溢。我在花前徘徊,心知只要天一亮就看不到夕颜的绽放,心里不免感到惆怅。墙角石缝中坚韧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一个16岁女孩的脸,渐渐浮现出来。
②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的是一身湖蓝色的衣衫,发间系着白色发带,黑亮的眸子漾着灵动和朝气。那个暑假我们一家刚搬到鼓新路不久,天刚蒙蒙亮,我散步到了附近的八卦楼。阳光下,一朵洁白的夕颜花,在铁栏杆上簇叶而生,像是一轮落在凡尘里的满月。
③我满心欢喜,看了又看,可转瞬间,那花瓣顾自闭拢,泛黄,最后皱缩在一起,蜷曲成很小的一团。正叹息间,身后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夕颜花常在夜里开放,在清晨凋零。”回头时,看到一双晶莹的大眼睛,一个女孩手提一个大篮子,很乖巧聪灵地站在我面前。
④女孩与人很亲近,很快我就知道了,她叫霜菊,比我还小两岁。也知道她父母身体都不好,母亲常需要抓药调养,父亲前几日才动的手术,她要代替父亲去海边拾海蛎到市场上卖。
⑤霜菊看看我又看看那消瘦的夕颜花,十分高兴地说:“我家里还有些去年的种子,若姐姐喜欢这小花,明日我给你带些来,种在花盆里,无须多少时日就能发芽长叶。”
⑥第二天,我依约去市场找霜菊,刚走到菜市口,就看见霜菊挑着担子在前面走。两头的篮子很沉,走一步就晃一下。我正要喊霜菊,一个戴袖章的治安员拦住了她:“有照吗?谁允许你在市场摆摊的?”霜菊放下扁担,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治安员。
⑦“苏志强……这不是你吧?”霜菊小声地说:“叔叔,这是我爸办的照,这几日他病了,我是替他来摆摊的。”
⑧“不行,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我们还怎么管理?”治安员并不买账。我推开拥挤的人群走上前,从布兜里掏出路上买的瓶装甘蔗汁递过去,为霜菊求情。治安员看看霜菊瘦弱的模样,这才摆摆手走开。霜菊翘起嘴角,眼睛里明显闪烁出许多惊喜来,她连忙从兜里掏出一个用花手绢包裹的东西给我。打开,二十多粒黑色细小的种子安静地躺在手绢里。
⑨一天早晨十点多钟,我在院内支起画架,手握画笔在纸上飞舞。霜菊着一身蓝,捧一盆绿萝慢悠悠地进来。我抬头注视,见她身边开着一丛紫阳花,衬得人亭亭玉立,宛如画中。
⑩“呀!姐姐你在作画吗?”霜菊连忙放下手中的绿萝,跑到我身边,手触摸着画板,喃喃说着:“画笔和画板就是天堂啊。”我看到霜菊的眼睛里闪着耀眼的光芒,霜菊又缓缓地说:“将来我也要去美术学院学画画。”想到霜菊的家庭环境,这个愿望恐很难达成,我沉默着……
!夕颜开花的某个夜里,霜菊的母亲终于没能扛住病魔的摧残。我见到霜菊的时候,她明显瘦了,眼睑处还有未干的泪痕,但眼里的光却充满了坚毅。此后,霜菊既要为家计奔波,还要照顾父亲,而我也为准备高考而忙碌起来,渐渐与她少了联系。后来我到外地读书,关于霜菊的记忆也渐渐淡去。直到有一天,我在学校听完一场美术讲座,出来的时候,见一个身穿湖蓝色长裙的女孩从楼梯上走过,就这样穿过时光,轻触我记忆的缝隙。我以为我已经忘了她,可她却忽然在我记忆的底片上显影。
@我一直以为霜菊仍然居住在鼓浪屿的小民房里,或许被生活折磨得面目全非。可她这些年不仅把父亲照顾得很好,还坚守本心,考上我所在的这所美术学院。我很奇怪,她是怎么从生活的沼泽里走到自己的目的地的。
#霜菊说,夕颜花也叫月光花,它常在夜里开放,在清晨凋零,即便生命是娇嫩而短暂的,夕颜花也有一颗寂静而勇敢的心,让自己的生命拥有不可抗拒的向上力量,摇曳出斑斓姿彩,兀自温暖,兀自清香……
(选自《新青年》,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中多次描写夕颜花,只是为了表达对夕颜花生命短暂的惋惜之情。
B.文章结尾段借霜菊之口,既点明了文章的题目,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结尾告诉我们,做人也要像夕颜花一般勇敢向上,成就精彩人生。
D.文章详略得当,详写“我”和霜菊的交往,略写霜菊如何考取美术学院。
2.文章主要回忆了“我”与霜菊交往的三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呀!姐姐你在作画吗?”霜菊连忙放下手中的绿萝,跑到我身边,手触摸着画板,喃喃说着:“画笔和画板就是天堂啊。”(赏析加点字词)
(2)阳光下,一朵洁白的夕颜花,在铁栏杆上簇叶而生,像是一轮落在凡尘里的满月。(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文章第!段霜菊“眼睑处还有未干的泪痕,但眼里的光却充满了坚毅”,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夕颜花儿开”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参考答案:1.A 2.①初次相识,霜菊告诉“我”夕颜花夜里开放、清晨凋零的特点。②“我”帮霜菊求情解围,霜菊送“我”夕颜花种子。③霜菊给“我”送绿萝,看见“我”画画后告诉“我”她也要考美术学院。3.(1)“放下” “跑” “触摸” 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出霜菊对绘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为后文“我”在美术学院遇到霜菊做铺垫。(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夕颜花”比作“落在凡尘里的满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夕颜花绽放的美丽,表达了“我”对夕颜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引出后文“我”与霜菊的相识。4.霜菊为母亲的去世而悲伤。虽然生活十分艰难,但霜菊坚守着考上美术学院的本心。霜菊具有像夕颜花一样勇敢向上的精神力量。5.①指夕颜花开的美丽和短暂;②既指霜菊的乖巧聪敏,也指霜菊凭着自己如夕颜花般沉静而勇敢的心,考上了理想的美术学院;③象征着勇于上进、坚守本心的精神品质。)
五、评价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甚矣,汝之不惠
C.行拂乱其所为 D.军士吏被甲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戒之曰(同“诫”,告诫) B.锐兵刃(锋利,形容词)
C.丈夫之冠也(行加冠之礼) D.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的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 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它的第一作者是一位“90后”的杭州姑娘。
4.根据提示填空。(5分)
(1)得志, ;不得志, 。(孟子《富贵不能淫》)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可乎?(《愚公移山》)(3)《饮酒》(其五)中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 。
(4)《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家之情的句子是:
, 。
(5)《雁门太守行》中表现了诗人立志报效国家的愿望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C 2.B 3.D 4.(1)与民由之独行其道(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