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孙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毛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邓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十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本课探究: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2、主要内容 3、评价
探究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实践活动 2、结果 3、教训
探究三:新三民主义
1、提出的背景 2、主要内容 3、“新”在哪里
4、影响、评价
探究四:新旧三民主义比较(异、同)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内容、评价) 思考:从《时局图》中,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材料二: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经济上: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未实践 西学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1)鸦片战争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提出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了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洪仁?岢隽嗽谥泄?⒄棺时局饕宓姆桨浮蹲收?缕?罚?
(3)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 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
(4)19世纪80年代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结果如何?19051)“上李鸿章书”
2)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建立兴中会,提出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组织领导广州起义改良革命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3、提出——同盟会的成立(1)时间(2)机关报(3)纲领1905年8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
?
材料二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材料三?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4、三民主义的内容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巩固政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民权主义是核心民族主义是前提夺取政权建立政权5.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进步性 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 (3)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斗争的旗帜。 (2)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 (1)是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局限性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根源:时代和阶级局限性(2011年重庆考题)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
国”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2013天津会考题)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实践活动:(1)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中华民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教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走不通。探究二: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结果、教训)失败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1924)
设问:从材料看,孙中山认识到了什么?为了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孙中山又是如何继续革命的呢?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背景、内容、“新”的体现、影响)1、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1)十月革命的鼓舞;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客观)(2)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主观)2、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核心内容: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内容 民族主义: 对外突出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新三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建立各革命阶级联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4、影响 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5、评价(1)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新旧三民主义之相同点: 1、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2、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3、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
都以民权为核心
4、影响: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相同点:4.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突出“反满”,矛头
指向清王朝 对外反帝,
对内民族平等对外反帝,
对内民族平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2013四川会考题)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
A.反帝思想 B.民生思想
C.民权思想 D.富强思想★ (2012河北会考题)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可见,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