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第2课时)(共23张PPT) -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第2课时)(共23张PPT) -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08 11: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章 发酵工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第2课时)
第2节
01

三、微生物的纯培养
1.相关概念
培养物: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 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培养物。
纯培养物: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
纯培养: 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2.微生物纯培养的步骤
配制培 养基
灭菌
培养等
接种
分离
(1)菌落: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 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2)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
(3)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
酵母菌的纯培养
1.
实 验 原 理
单个细胞
微生物群
单菌落
分散或稀释
繁殖
单个微生物 固 上 子细胞群体








特征:大小、形状、隆起程度、颜色等
功能: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酵母菌的纯培养
菌落
酵母菌的纯培养
2.目的要求
(1)学会配制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并倒平板。
(2)学会进行无菌操作。
(3)尝试通过平板划线操作来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菌落。
3.材料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蒸馏水、天平、小刀、 纱布、烧杯、锥形瓶、棉塞、牛皮纸(或报纸)、皮筋、培养皿、接种环、酒 精灯、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热灭菌箱和恒温培养箱等。
称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加热煮沸至马铃薯软烂, 用纱布过滤。向滤液中加入20g葡萄糖 (也可用蔗糖代替)、 15~20g琼脂,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中, 加棉塞,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 再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压力为 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灭菌 15~30min。将5 ~ 8套培养皿包成一包
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用几层牛皮纸包紧,放入干热灭菌箱 内,在160 ~ 170℃灭菌2h。
配制 培养基
酵母菌的纯培养
(1)制备培养基
4.方法步骤
倒平板
灭菌
④等待培养基冷
却凝固后,将培 养皿倒转过来放 置
倒平板的具体操作步骤
倒平板注意事项:
①温度: 50℃左右
②操作:在酒精灯火焰附近
③冷凝后平板倒置
③用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 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 将培养基(10-20mL)倒入 培养皿, 立即盖上皿盖。
酵母菌的纯培养
②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①拔出锥形瓶的棉塞
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思考
1.培养基灭菌后为什么要冷却到50℃左右时开始倒平板?
琼脂是一种多糖,在98 ℃以上熔化,在44℃以下凝固,倒平板 时,高于50 ℃则会烫手,若低于50℃不及时操作,琼脂会凝固。
2.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 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温度下降到刚刚
不烫手即可。
3.为什么倒平板时,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不能完全打 开? 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
酵母菌的纯培养
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思考
4.为什么倒平板和接种整个过程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避免杂菌污染
5.倒平板时为什么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6.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 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
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酵母菌的纯培养
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思考
7.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 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 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8.怎么确定所倒平板未被杂菌污染?
将所倒平板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12h~24h,观察 是否有菌落存在以确定是否被污染或灭菌是否彻底。
酵母菌的纯培养
酵母菌的纯培养
4.方法步骤
(2)接种和分离酵母菌
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
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经过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
离得到单菌落。
连续划线法
分区划线法
酵母菌的纯培养
②在火焰旁冷却接 种环, 并拔出装有 酵母菌的棉塞。 ③将试管口 通过火焰 ④将已冷却的接 种环伸入菌液中, 蘸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通过火 焰,并塞上棉塞。
⑥左手在火焰附近 将皿盖打开一条缝 隙,右手将沾有菌 种的接种环迅速伸 入平板内,划三至 五条平行线,盖上 皿盖。注意不要划 破培养基。
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 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 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 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
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 第一区相连。
①将接种环放在火 焰上灼烧,直到接 种环的金属丝烧红。
平板划线的具体操作步骤
①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 置连续划线多次。
②划线首尾不能相接
③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进行灭菌; 在5个区域划 线,接种环灼烧灭菌共6次。
④划线后,培养皿倒置培养
1 2
5
3
4
灼烧接种环
第3区接种
第5区接种
平板划线的具体操作步骤
灼烧接种环
灼烧接种环
蘸取菌液
第1区接种
第2区接种
注意:
平板划线
(3)培养酵母菌
完成平板划线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
的平板倒置,放入 28℃ 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菌种类的不同而稍有差异)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 ~ 48h。
警示: 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 止被微生物感染。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 环境。
酵母菌的纯培养
4.方法步骤
5.结果分析与评价
1.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 如果有,说明了什么
2.在接种酵母菌的培养基上,你是否观察到了单菌落 这些菌落的颜色、
形状和大小是否一致 如果你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你能分析出可能是由 哪些原因引起的吗
3.你是如何记录实验结果的 请与其他同学交流、互评。
提示1: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应该没有菌落生长,如果有,说明 培养基被杂菌污染。
提示2:如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可能是接种的菌种不纯或
无菌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酵母菌的纯培养
灼烧时期
目的
取菌种前
杀死接种环上原有微生物
每次划线前
杀死上次划线时残留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
直接来源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使每次划线时菌 种数目逐渐减少,直至得到单个细胞。
接种结束后
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 和感染操作者。
酵母菌的纯培养
6.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思考
1.为什么在操作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酵母菌的纯培养
6.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思考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再进行划线,目的是什么?
避免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3.除第一次划线外,每次划线都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目的是什么?
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能得到由 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4.为什么划线时要注意不能划破培养基?
①一旦划破,会造成划线不均匀,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②存留在划破处的单个细胞无法形成规矩的菌落,菌落会沿着划破处生长, 会形成一个条状的菌落
5.未接种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起什么作用?
做空白对照,若培养后培养基表面无菌落,则说明培养基没有污染。
评估论点的可信程度
有一段时间,水果“酵素”风靡各地。水果“酵素”制作的大致过程是:将洗净、切成块状的水果 放入洁净的容器,再加入糖和水,密封,置于阴凉处发酵一至两周。有人说,吃水果“酵素”可以美容、 减肥、促进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请评估这一论点是否可信。追问以下问题可以帮助你分析。
“酵素”是什么?水果“酵素”的制作原理是什么?水果“酵素”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它是否含有
人们无法从其他食品中获取但又是维护健康所必需的成分?水果“酵素”中的所有成分都有益于人体健 康吗?
如果要更加有力地支持或反驳水果“酵素”有益健康的论点,应该怎样获取证据?
所谓“酵素” ,就是“酶”的另一种说法。“酵素”制作就是利用微 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原理,进行像制作泡菜一样的发酵。 这样制作的“酵 素”中可能有糖类(包括-些简单的糖和膳食纤维等)、蛋白质(包括多种酶 )、有机酸等成分,不存在它独有的、特殊的营养物质,其中甚至可能含有 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吃水 果酵素可以美容、减肥、促进消化和提高免疫力”的论点值得怀疑。
一、概念检测
1.微生物的纯培养既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又要防止杂菌污染。判断下列
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
(2)消毒和灭菌的杀菌程度存在差异。 ( √)
(3)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就是不含有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 ×)
一、概念检测
2.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是如何阻 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
提示: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干制、腌制、低温储存 等。干制可以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腌制可以通过食盐、糖 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低温则是 通过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速率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某同学将5个手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然后用肥
皂将该手洗干净,再将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同种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将这两个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发现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 皿中菌落较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2) “将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哪一步操作?
(3)从实验结果来看,洗手后我们就能进行无菌操作了吗?操作时,我们可以采
(3)提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洗手后手
上还有一些微生物,不能直接进行无菌操作。可 以通过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或戴消过毒的手套 等方法来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
用什么方法来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
提示(1):培养皿和培养基。
提示(2):接种。
二、拓展应用
2.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来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
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摇床上培养,摇床转速分别为 210 r/min, 230 r/min和250 r/min。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摇床转速不同,意味着培养条件有什么不同?
提示:意味着培养液中02含量不同。
(2)从图中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培养液中02含量越高,酵母菌种群密度越大。
(3)为什么培养8h后,其中2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 度基本达到稳定
提示:这时候已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二、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