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加快溶解》说课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加快溶解》。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本节课要研究“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聚焦板块:直接提出了本节课的研究重点“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使学生对溶解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探索板块:主要通过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同时认识到不同情况下食盐溶解的速度是不同的。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要知道“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必须通过对比实验才能知道,而进行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此外学生还发现,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食盐在搅拌时比不搅拌溶解的快。研讨板块: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同时鼓励学生对影响溶解的因素进行思考,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拓展板块:通过让学生讨论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今天在课堂上探究的方法继续寻找更多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跟食盐一样,放在水中能够溶解。对于加快溶解的方法知道一些,比如知道能通过搅拌的方式加快溶解,但是学生对于热水是否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还不清楚。对于实验方法,学生知道要通过对比实验才能得出结论,但是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学生不是非常的清楚。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对比实验,知道搅拌和升温等方法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到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科学思维:通过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对比实验,认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是: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探究实践:在实验过程中,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等量水中相同质量食盐溶解速度的不同并记录。
态度责任:在对比实验的过程中,能关注食盐在水中溶解过程中颗粒的变化,增进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实验探究、问题启发式教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食盐1份,一杯水]
1.出示食盐和水。
提问: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如何?(预设:食盐会溶解在水里。)
提问:这些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提问:谁有办法使食盐更快的溶解?(预设: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2.揭示课题:加快溶解(板书)
环节二、探索加快溶解的方法
1.问题:这两个方法真的能让水中的方糖很快的溶解吗?
2.讲解:经验确实很重要,它有时候是正确的,让我们可以更快速的完成一些工作。但有时候经验也可能是错误的。
因此你们现在的想法只能说是一种假设,要想说明搅拌和温度确实会影响溶解的快慢,我们必须使用更加严谨的科学的方法来证明。
3.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证明搅拌和热水能加快溶解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预计会看到什么现象。
预设:
S1:一个杯子里倒入一些热水,然后把方糖放进去,再搅拌,看它溶解的快不快。
S2:准备两个杯子,一个杯子里倒上热水,然后把方糖放进去搅拌,另一个杯子里倒上冷水,放上方糖后不搅拌。看哪一杯溶解的快。
解决:
(1)当我们讨论谁更快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比较在里面?就像是赛跑,如果只有一个在跑,能说明他最快吗?是不是得和别人一起跑,他跑在最前面、最先到终点了。才能说明他跑的最快。因此,只用一杯水做实验肯定是不够的。
(2)在第一个杯子中又搅拌也倒入了热水,这样行不行呢?
我们再来想一想赛跑时的比赛规则,几位运动员必须在同一起点、同时起跑,还要跑相同的距离,这样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最短的人才是冠军。我们做对比实验,也和赛跑类似。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在赛跑时,我们比的是哪个运动员在跑步方面最有实力,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证明的是搅拌是否能加快溶解,那是和谁去比呢?对了,去和不搅拌的比。我们是想知道,是搅拌溶解的快,还是不搅拌溶解的快。那么在比的时候要保持哪些条件相同呢?怎样比,赛出的结果大家才认可呢?想一想,这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哪里出了问题?
3.研究搅拌是否能够加快溶解。
学生检查并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汇报、展示、完善。
4.结论:搅拌会影响方糖溶解的速度。 搅拌,方糖溶解的快;不搅拌,方糖溶解的慢。
5.自行设计温度是否影响溶解快慢的实验。
展示实验方案:准备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进两块方糖,观察哪杯水中的方糖先溶解。
汇报、展示、完善方案。
6.研讨:在这个实验中使用搅拌棒可不可以呢?
其实也可以,我们如果使用搅拌棒,就需要两杯水同时搅拌,搅拌的速度力度都要相同。
结论:水的温度会影响方糖溶解的速度,热水中的方糖溶解的块,冷水中的方糖溶解的慢。
7.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设计严谨的对比实验,并认真实施,在实验中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对比,终于证明了搅拌和温度确实都会影响溶解的速度,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的这个经验果然是正确的。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朋友也是很快就喝到了方糖水!
环节三、拓展
1.谈话:搅拌和用热水,还有一些方法也能加快水中方糖的溶解速度?请同学们下课后再想一想,试一试,注意要得到家长的允许才可以实验,在使用热水和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等到你掌握了所有加快溶解的方法,你就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和家长来一场比赛,比一比谁能最快的制作一杯糖水。没有放糖也可以用冰糖、红糖、水果糖、盐或者鸡精都行,看看谁能在比赛中获胜!
3.最后请同学们准备好下节课的材料。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6.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加快溶解的方法:用热水搅拌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将会提出对比实验的科学概念,要让学生们能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定计划—得出结论是一个难点。同时要让学生们明白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一、在课的开始我引导学生回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食盐能在水中溶解的性质,接着拿出一份食盐倒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加热、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有少数学生会说减少食盐或多加食盐,我在思考学生们这样回答不能说是错误的,不应该否定他们,但怎样才能科学地引导他们回到对比实验的准则上来而又不失乐趣呢?
二、在让学生们设计升高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的过程中我存在一个疑问。相同条件分别是:1.两杯水的量相同 2.食盐的量相同3.同时加入食盐4.都不搅拌
是否可以改成两杯都搅拌且保持搅拌的速度相同呢? 如果保持都不搅拌的话两杯水的温差就要控制得大一些,因为冬天热水很容易冷,保持热水的温度高也可以很快看到食盐溶解,可以节约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难点不在于科学概念本身,而在于具备设计实验的科学思维。
三、提问:除了加热和搅拌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要想学生能够科学回答,可以结合下一课《混合与分离》观察食盐的形状特点,准备颗粒状食盐和粉末状食盐或者精盐,再让学生做对比实验,探究改变食盐的形状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课堂练习
1.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可以改变( )条件。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2.在做“温度与溶解快慢关系”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水的温度 B.搅拌情况 C.食盐的多少
3.下列各种措施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 )。
A.搅拌 B.用热水 C.加盐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