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教育方针。
说出“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以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概况。
说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成就以及促进教育发展的举措。
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封面,知道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激发学习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发展的史实。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以及课本知识的阅读,掌握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内容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的教育发展方针及取得的成就。
通过对史料中的数字分析,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落后影响经济和国家的发展。
利用课程资源,掌握党中央关心教育发展的史实,理清发展脉络。通过对新时期教育取得教育成就的史实的学习,能对新时期教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认识到党关心教育发展的史实。通过新时期教育事业取得成就,感受到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新时期政府支持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学形式
本课主要采用互动教学,通过情境与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同学们,我们现在学的历史教材是哪个版本的?你还知道哪些版本的教材?幻灯片上的教材封面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反映出我国教育怎样的发展过程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设计意图:学生每天都在接触教材,对教材有着敏感性,而教材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导入部分从学生日常熟悉的教材入手,引起学生思考教材变革的原因,从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变革。
新课教学
一、奠基时期的教育事业
设计意图:首先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成就,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1. 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新中国的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49年秋,叶圣陶等教材编写者以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华北、东北、山东等老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基础重新修订了临时的语文课本,这也成为新中国第一套临时的语文课本。后来新版的教材仍是以老解放区的课本为蓝图进行修订的。
材料二:1952年11月号《人民教育》发表社论,提出:“必须彻底地系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新中国三年来的教育建设,己从学习苏联经验当中,取得了不少成绩。”“苏联的教材、教法以及教育理论、教育制度,不只在社会性质方面和我们最接近,并且在科学性方面也是最进步的。”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运动全面展开了。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5月20日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教育基础来自于老解放区。
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学习借助苏联经验。
设计意图:基础教育的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学生了解当时的教材编写情况,创设历史情境,经过分析史料初步认识到建国初期的教育情况。
学生需要掌握教育工作会议的内容,即:“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带领学生分析确立教育工作会议内容的原因:老解放区的经验经过检验是成熟的,旧教育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而当时苏联是最早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方针,因此借鉴苏联经验。通过这一方针,使我国的旧教育变成新民主主义的教育,让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工农兵服务。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改造旧教育的必要性及成就。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急需人才的形势,借鉴苏联经验,1951年我国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我国的教育系统进行改革,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新系统。
2. 教育方针的制定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苏共“十二大”的召开及中苏关系的恶化,促使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进行思考,并开始纠正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结合根据地革命经验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很多正确的方针政策。1957年,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这一方针的确定对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现实意义。
3. 建国后十七年的教育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短短10多年,新中国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向祖国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文化素质较好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谋百年大计兴千秋伟业——党中央关心教育与发展改革纪实》,载《云南教育》,2010年第7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出现了多种教育形式,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基本满足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冲击,这一目内容不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初步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情况即可,知道“文化大革命”对教育冲击的表现有“停课闹革命”、“红卫兵”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教育革命”等。
设计意图:结合下列两段材料介绍介绍“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冲击,并分析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1975 年,25 岁以上人口中接受高中后教育的比例中国仅为1%,而美国为25.3% ,苏联为9.3%,日本为7.3% ,韩国为6.9% 。
——范文曜、王建:《优先发展 奠基未来——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教育》,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材料五:据统计,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少培养了100多万中专毕业生。基础教育也受害甚烈。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难以估量的损失,其后果将在以后若干年内显现出来。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请回答:
以上材料表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分析,学生回答:
“文化大革命”冲击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当时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距离拉大了,对现代化建设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并影响到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
通过对当时教育情况的了解,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影响,造成我国人才的匮乏、整个民族素质的下降、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等。
三、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党为促进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掌握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成就。
1. 新时期党指导教育发展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各条战线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战略抉择,首先在教育领域“破冰”。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涌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发展成就辉煌,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达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要求。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例如,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改革步伐加快;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要把教育摆到战略重点地位,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主要任务之一;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些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2. 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表现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别从“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中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三个方面,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教育领域实现了哪些变革及取得了哪些成就,带领学生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党在社会主义教育建设当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四、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题的形式,使学生对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有更形象而深刻的认识。
材料六:根据1982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1982—2000年,我国15~64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由4.61年上升为7.11年,从国际比较看,已高于世界平均6.66 年的水平。
——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338~339页
材料七:各类专业人才存量大幅度增长。1982年全国受大专以上教育人口为615万人, 2005年上升为6764万人,受高等教育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1%,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中,2004 年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学历的分别占0.7%、0.8% 和15. 7%,总计5221万人,合计占17.2%。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以上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新时期,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龄从纵向和横向比较都处于领先地位,各类专业人才大幅度增长,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与改革开放后调整院系、增加招生名额、实施“211”工程、加大成人教育等措施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