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上 第六单元习题课件: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上 第六单元习题课件: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9 10: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1.(2018·山西汾阳期末测试)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其中的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它有很多俗语,请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_____”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______”的说法;冬至日,有的地区民间有“ ③_____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A
C
B
解析:①空前有“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一句,由此可知①空应填与“阳气”有关的内容,故选C;②空前有“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一句,可知②应填与节日相关的内容,故选A;③空后有“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一句,可知③空应填与孩子有关的内容,孩子每年都在成长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故选B。
2.阅读下面这首词,说说首词描绘的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场景,并简述其选择理由。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端午节。由标题中的“竞渡”及词中的“红旗”“鼓击”“锦标”等内容可以判断,这首词描绘的是赛龙舟的场面,而赛龙舟是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所以这首词描绘的节日是端午节。
3.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东省的潍坊拥有众多个老字号品牌,如杨家埠风筝、潍坊嵌金银漆器、同顺德木板年画、高密邵铁匠菜刀、青州隆盛糕点、安丘芝泮烧肉、昌乐马宋饼等,历史悠久,工艺精细,深受人们的喜爱。
请你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老字号”,仿照例句,补全下面空缺部分的文字。
家乡的老字号,承载着多少美好的情感和回忆。我多想,赏一赏潍坊的嵌银漆器,那巧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
示例一:放一放杨家埠的风筝,那巧妙的造型,优美的身姿,使人流连忘返。示例二:尝一尝青州的隆盛糕点,那酥软的口感,香甜的味道,让人久久回味。
4.想象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写一段150字的宣传文字,以激发全校师生参与活动的激情。
材料一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材料二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材料三 王羲之的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王羲之书法大多是后人摹写、勾填的,或者从石刻上拓下来的。
材料四 “校园文化节”期间将开展“书法知识讲座”“‘王羲之杯’书法大赛”“师生书法作品展”“墨香笔会”等一系列活动。
示例: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东晋的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其书法作品风格独特,代表作《兰亭集序》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弘扬书法文化,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学校拟举办以“传承书圣文化,培养高雅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开展“书法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5.读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收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他尝试为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
——《人民日报》
材料二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
——《阅读》
材料三 2015年1月,M.Y.Lab 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变与不变的中国人》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叶雕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这个时期的叶雕就是在剥离叶肉的叶子上雕刻。
B.香港中银大厦和苏州博物馆以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表明贝聿铭是东西方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
C.木艺实验室是新式木工坊,“木友”们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体会到乐趣,收获许多正能量。
D.从刘政的“叶雕世界”到贝式建筑,再到木艺作品,我们看到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可贵。
解析:由材料一可知,在剥离叶肉的叶子雕刻出现在明清时期。
A
(2)请结合材料内容,补全下面一段话。
叶雕艺术,变的是叶片颜色,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贝式建筑,变的是建筑风格,不变的是____________;木艺作品,变的是创作方式,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叶雕技法
唯美追求
制作初心
6.(2018·山西原创)读材料,完成(1)~(3)题。
遵义祠堂
材料一  祠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的影响,祠堂成为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可谓收族敬宗的宗教意义上的引力场;另一方面,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
典型的汉族祠堂,多为四合院式的院落结构,根据族人繁衍人口的多少,以及权势的大小来确定祠堂的规模。祠堂内多搭有戏台和比武场,逢年过节时常有一些仪式上演。
材料二 为纪念伟人而修建的祠堂不少,在贵州遵义也有一座百年祠堂。陈公祠,位于遵义东南30公里尚嵇镇中街,始建于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是为纪念清乾隆初年知府陈玉殿而建。
陈玉殿任遵义知府期间,从山东引进柞蚕种,教民放养缀织之法,开贵州丝绸纺织业先河,产品“销西域,贩南洋”,遵义由此而富。陈玉殿以一己之力,实现了他造福一方百姓的远大抱负,受到了遵义人民的爱戴。
材料三 1841年的《遵义府志》载坛庙寺观444座,儒教性质的坛庙100多座,有社稷坛、神祇坛、先农坛、炎帝庙、禹王宫、禹王庙、三皇庙、三圣庙、三圣宫、厉坛、文庙、关圣庙、文昌庙、城隍庙、土地祠、火神庙、雷祖庙、黑神庙、天后庙、东岳庙、江神庙、万寿宫、万天宫、蚕神祠、祖师庙、忠义孝弟祠、昭忠祠等,说明封建社会时期,遵义与全国一样以儒教为主,儒家文化是当时的主流文化……
材料四 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白沙村民组新建的姚氏宗祠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姚家祠堂,占地面积约2 000?,建筑面积约600?。宗祠依山而建,群山环绕,植被丰富,有100余家姚福珪后裔在此居住。整个建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分别由龙门、正厅、厢房、花园、院坝等建筑组成。整个建筑为木结构、小青瓦、坡屋顶的穿斗房,随意亲和。 宗祠正厅为“仁圣堂”,堂内高大而庄严的神龛,供奉着始祖舜帝及贵州姚氏各支系始迁祖的灵位。
(1)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说说“祠堂”的文化意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宗族观念的影响,祠堂成为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可谓收族敬宗的宗教意义上的引力场;另一方面,祠堂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
(2)探究上述关于祠堂坛庙寺观的相关材料,从祠堂的用途的角度写出你的探究结果。(至少写两条)
①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家族的重要社交场所;②纪念曾经为老百姓造福的名人;③儒学及道教传播的场所。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祠堂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四合院形制为主。
B.曾任遵义知府的陈玉殿,开贵州丝绸纺织业先河而造福百姓,遵义百姓为其建造祠堂纪念他。
C.从遵义儒教性质的坛庙100多座的规模来看,封建社会时期,遵义与全国一样以儒教为主,儒家文化是当时的主流文化。
D.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白沙的姚氏宗祠是目前唯一的姚家祠堂。
解析: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白沙村民组新建的姚氏宗祠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姚家祠堂。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