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请思考:视频中熰烟抗霜的生产经验利用了什么地理知识?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
(重点)
2.理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并会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重点)
3. 知道水平面气压的高低对等压面的影响。(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想一想:
太阳辐射在经过
大气层时,大气
会对太阳辐射有
哪些作用呢? 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上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散射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想一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几类?平流层中的臭氧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想一想,是不是太阳辐射中的能量全被大气吸收了呢?紫外线红外线(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思考:云层的厚度对太阳辐射有影响吗?空气分子、微小尘埃(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各种波长的光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对气温产生什么影响?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气温较高。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想一想:地球和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地球白天极端最高气温达58.8℃昼夜温差一般在50℃左右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读右图,完成1、2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
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典题训练】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解析】1选A,2选D。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B;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辐射是大气逆辐射,即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辐射部分,对应图中的C。高气压低气压B A C受热二、热力环流思考:如果地面受热不均,A地受热高于B、C两地,大气会发生怎样的运动?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又会如何变化?地面冷
热不均大气的
垂直运
动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大气的
水平运
动1.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形成:B A C观察图片,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如何呢?3.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由于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如下任务。(1)在图a和图b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
高低。
(2)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低高高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市区郊区郊区城市与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学与用】在市区和郊区的近地面会吹什么方向的风呢?
请画出示意图。读“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因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下题: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
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
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典题训练】 A【解析】甲地等压面向上凸起,乙地等压面向下凹陷,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甲地气压低于丙地。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气流上升,丙地形成低压,海洋上气流下沉,丁地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2013·辽宁学业水平测试)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太阳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选A。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辐射,
③代表大气逆辐射,④代表地面辐射。 读材料,结合下图回答2、3题 2.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有可能是( )
A.热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
3.图中大气污染危害较大的是( )
A.春季 B.秋季
C.白天 D.黑夜【解析】2选B,3选C。第2题,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发生在海洋和陆地间,白天(右图)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上(左图)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是典型的海陆风。第3题,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工厂排放的废气飘向城区,污染危害较大。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4、5题。4.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5.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解析】4选D,5选B。第4题,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布,可知丙地上下温差最小,大气最稳定。甲地上下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第5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上升;当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空气会强烈对流上升,产生强对流天气。 下图中的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甲乙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6~8题。
6.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
C.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D.②地气压高于④地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8.若图示为海陆交界地带的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乙都是海洋DC9.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_____________,
C表示 ,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
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多云的(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
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乙别吝啬你的赞美,它可以救起一个人的自信、尊严和灵魂,也可以救起它背后的一个大世界。课件26张PPT。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请思考:大气为什么会运动?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运动呢?风朝什么方向吹?为什么风有时特别迅猛,而有时却懒散无力?1.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及其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重点、难点)
2.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学会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难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
梯度力a.垂直于
等压线b.由高压
指向低压1.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百帕)
1 000
1 005
1 010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南半
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
向(即风向);
c.由低纬向高纬增大。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北半球高空)(百帕)
1 000
1 005
1 010
1 015
1 020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
梯度力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根据上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地,哪里的气压梯度力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甲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因为甲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大。
(2)在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甲处吹西北风,乙处吹东南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二力平衡,
风向平行
于等压线三种力共
同作用下,
风向斜穿
等压线低 高1 0101 0009901 0101 000990气压单位:(百帕)近地面高、低压中心处大气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下图是“某地区2013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等压面上甲地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典题训练】 【解析】选D。由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可以判断,甲的东侧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甲地风向应为西北风。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平行于等压线斜穿等压线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原动力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2题。 O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AC3.北半球高空一飞机向西飞行,飞行员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飞机逆风而行
B.飞机顺风而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解析】选B。高空中的大气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第4题。4.此时,②地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C5.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C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第5题。6.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
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
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实际大气中特别是近地面空气运动,在三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斜穿等压线,风力的大小又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因此N地的风力较大。
【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3)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成一夹角 北 风向向右偏转 (5)N
N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你发现错了,重新再来,别人不原谅你,你可以自己原谅自己。千万不要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