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优质课件+视频素材: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优质课件+视频素材: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1-23 20:26:59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火山灰为何会从冰岛扩散,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2.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重点、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什么是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全球性大气环流有什么作用?
它促进了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1.单圈环流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GDGD想一想: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
不可能维持。在假设地球静止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的现象。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风北纬30度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被迫下沉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假设地表均匀。2.三圈环流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三圈环流极锋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请说出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过程。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
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赤 道 低 气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请归纳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3.气压带和风带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何规律?
气压带分布规律: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并且南北半球对称。
风带分布规律:也是南北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可根据气压带来记风带。(1)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什么而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移动规律是什么?
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关于①、②、③、④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作用上升
B.②为西南风
C.③为热力作用下沉
D.④为东北季风【典题训练】 【解析】选B。图中所示的三圈环流部分为低纬环流;
①位于赤道地区,空气受热力作用上升,②为高空西
南风,③处位于副热带地区,空气受动力作用下沉,
④代表低纬地区近地面的东北信风。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分布移动原因规律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解析】1选B,2选B。第1题,图中气压带位于30°
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根据地球自转
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P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3.该图是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由于冷暖气流相遇后,形成的气压带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选D。由于冷暖气流相遇后,形成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4.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图1图2(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气温:
降水: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2)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课件38张PPT。第2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据海图学家考证,郑和船队的舟师对中国近海季风的风向很有研究。郑和船队的出行,都是根据季风科学地安排往返的航行日期。庞大船队之所以能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平地”,是科学航海及合理利用季风的结果。
宋诗云:“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生动地描述了出入泉州港的商船利用季风航海发展海外贸易的盛况。 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你知道季风是怎么形成的吗?1.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重点)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重点)
3.学会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难点)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思考:1月份,哪个气压带被切断?在亚欧大陆和海洋上分别形成哪些气压中心?成因是什么?思考:7月份,哪个气压带被切断?在亚欧大陆和海洋上分别形成哪些气压中心?成因是什么?1. 冬、夏季气压中心(1)北半球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为什么会被分裂成一
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
海陆相间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呈带状
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2)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哪个气压中心切断?为什么?
被亚洲大陆的低压切断,因为夏季陆地气温高,
所以副高只能保留在海洋上。(3)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被哪个气压中心切断?为什么?
被亚洲大陆的高压切断,因为冬季陆地气温低,
所以低压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亚洲低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从而形成季风环流。2.季风环流填表归纳东亚、南亚冬、夏季风的风向、性质、成因西北风寒冷、干燥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东南风炎热、湿润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东北风温暖、干燥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西南风炎热、湿润气压带、风
带的季节移
动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
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从季风的形成原
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6.【典题训练】 6.【解析】选C 。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思考:以上两地纬度相近,为什么自然景观差异巨大?撒哈拉沙漠景观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思考: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各分布着哪些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景观思考: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该类气候受什么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极地景观思考: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该类气候受什么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苔原气候或冰原气候。受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气团控制。思考: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该类气候受什么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地中海景观思考: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该类气候受什么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想一想:如何判读上图中的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1.根据最热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2.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3.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4.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1.根据最热月气温定南北半球2.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3.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下面四幅图中和图1中A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是(  )图1【典题训练】 【解析】选A。从图中信息可知A点纬度为40°N,经度为120°E,为温带季风气候,由此可知A图气候特点最接近图1中的A处。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冬季季风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形成影
响1.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伦敦也承办
了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据此结合下图,北京
与伦敦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其决定性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起伏
C.大气环流
D.洋流性质【解析】选 C。北京和伦敦的纬度位置接近,而大气环流形势差异明显,分别受季风环流和西风影响。
读图,完成2、3题。 2.对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选C。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可以判断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3.关于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O°~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解析】选A。温带季风气候在全世界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10°~20°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______________风,
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4.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偏西(西南;西) 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
自海洋,使当地增温。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1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2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图1图2答案: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