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第13课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课文导入
长河落日圆
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意境。(重点)
品析诗的语言,理解诗人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壹
初读感知
贰
合作探究
叁
课堂小结
肆
目录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壹
走进作者
背景: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激趣导学
初读感知
第二部分
贰
征蓬( ) 萧关( )
候骑( ) 燕然( )
归雁(yàn ) 都护( dū )
读一读字音
pénɡ
xiāo
jì
yān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出使
至:到
单车:一辆车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这里指使者。
居延:地名,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孤烟:指烽烟。
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官名,这里指前线统帅。
胡天:胡人居住的地方,指西方和北方。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我以使者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辽远的边塞地区。
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边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胡地的天空。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守将们仍在燕然前线。
合作探究
第三部分
叁
导思1:你从这首诗里读到了怎样的自然美景?
自然之美
关键词:
爱国、苍凉
导思2:从诗歌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情感
借景抒情
导思4:诗人是如何将景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情景交融
导思3:诗中选取了哪些意向?意向与感情之间有何关系?
意向
合作探究
1. 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二句的含义,这两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诗人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
精讲实练
2.请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
【答案】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一“直”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是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精讲实练
3.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诗人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4.尾联从侧面表达了什么内涵?
【答案】尾联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
精讲实练
课堂小结
第四部分
肆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对大自然有高度审美力且又长于写景的王摩诘,只用了寥寥十个字,便凝练、准确而传神地活画出一幅大漠夕照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构图
线条
色彩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
纵的是烟,
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
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雄浑
壮阔
层次
丰富
色彩
鲜明
抒情→内心抑郁
使至塞上
叙事→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绘景→塞外风光
地域特殊
微露失意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边塞情势 绘塞外奇景
感伤飘零 赞爱国之情
荒漠奇观 气势充沛
壮阔奇雄 景象宏阔
叙事→留下回味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流露赞叹
板书设计
诗人借用比喻表达自己内心的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
作者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交代诗人出使原委的一联是:________。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搜集有关出塞的古诗词 及故事,在说话训练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课后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