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长津湖》一经上映,持续引发观影热潮。该片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生动诠释了国家意志和民族力量的强大,有力彰显了中国军人为国舍命的碧血丹心。今天让我们走进那个历史时刻,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2.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素养)
新闻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新闻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文体知识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 副标。
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新闻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背景、结语是辅助部分。
知识链接
倒金字塔结构:
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资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最重要事实
次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最次要事实
消息的结构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字词清单
芜
湖
督
战
荻
港
诸
城
要
塞
泄
气
溃
退
歼
灭
当
锐不可
枯
摧 拉朽
dū
dí
zhū
sài
kuì
xiè
jiān
dānɡ
kū
wú
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锋利无比,无法阻挡。文中形容解放军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
标题解读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
消息的标题应具备哪些特点?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初读感知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为何
如何
1949年2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人民解放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国民党防线瓦解,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
找出新闻六要素
初读感知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特点
——简洁、概括
导语作用
——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了全文。
找出文中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敌方的词 语语:“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写我方的词语:“摧枯拉朽”“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扬,同时暗示了战局发展必定是我军风卷残云,敌军一溃千里。
这则消息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
①用语准确。
②简洁而具有气势。
③感彩突出,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课堂小结
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也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态。
标题:
(第1、2两句)
(剩余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主体:
导语:
渡江概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
西路军所向无敌
(重点)
东路军战绩辉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
.课文标题中的“横渡”能否改为“越过”?为什么?
不能。“横渡”表明我军是从水路过去的,一个“横”字形象地显示出百万雄师顽强拼搏、锐不可当的昂扬斗志,表现了蓬勃的气势,充满了胜利的豪情,“越过”直白单一,效果不佳。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新课探究
各路军渡江情况
起止地点 渡江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渡过地区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安庆
芜湖
九江
安庆
南京江阴
20日夜
到21日夜
21日17时22日22时
21日17时
到22日22时
30万
35万
35万
30万
三分之二
大部分
繁昌等地
贵池等地
扬中等地
思考探究
2. 三路军是怎样安排顺序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
而东路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两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后写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内容上客观全面地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长我军士气,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深化了报道的主题;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2)“大部”是“大部分”的意思,真实客观地报道了东路军的渡江情况。语言简洁,同时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拟写新闻标题的理由:
内容上:简明扼要的概述了新闻的核心内容,点明了时间或地点的特殊性,突出了......的成就。
表达效果上:激发.......的自豪感,给人深刻印象,有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