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适宜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解析:考查对反射弧的理解。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答案:D
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1·c·n·j·y
解析: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细胞膜内是由刺激点向两侧流动,在细胞膜外却流向刺激点,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答案:B
4.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某种药物能使递质传递过程被阻断,但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不变,说明该药物不影响突触前膜的功能,影响的是突触后膜的功能。21教育网
答案:B
5.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包括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B.刺激a时,d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
C.刺激d时,a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
D.b和c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e处传到f处
解析:图中e是感受器,a是传入神经上的一点,b和c是突触结构,d为传出神经上的一点,f为效应器。神经冲动在突触结构中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此反射弧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e→a→b→c→d→f;刺激a时,神经冲动会通过b和c传到d,d处产生局部电流;刺激d时,神经冲动不能通过b和c传到a。
答案:C
6.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依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21*cnjy*com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植物人”完全昏迷,即丧失了条件反射。人体进行条件反射,要靠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而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此人的大脑失去正常功能。脑干具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和呼吸的神经中枢,但脑干只有通过脊髓和部分脑神经才能和内脏相连,来调节和控制这些基本的生命活动。小脑也是通过脑干和脊髓才能发挥作用的;只有脊髓,或有脊髓和小脑时,会因缺乏调节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而不能维持生命。脑干是基本的生命活动中枢。【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A
二、简答题
7.如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图中[4]的名称是________,是由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经过多次分支最后膨大形成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当有兴奋传来时,[ ]________能释放递质,递质经扩散通过________,最后作用于[ ]________,引起电位变化,产生新的________。21*cnjy*com
(4)突触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构成的。
解析:神经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方向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是由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膨大而成。神经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过程是:神经冲动刺激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答案:(1)←
(2)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
(3)[8]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3]突触后膜 神经冲动
(4)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8.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答案:(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神经中枢 a、c、d、e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了Na+内流引发动作电位的原理,分析如下:
答案:C
2.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
A.a B.b C.c D.d
解析: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当神经纤维的中段受电流刺激时,神经冲动同时向相反的两方向传导,但只有向轴突一端传导的冲动,可经过突触,继续将冲动传递下去,向神经元树突一端传导的冲动,在到达端点时,就停止传导而消失。
答案:D
3.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解析:―→―→―→
―→―→―→
答案:A
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C.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在②处传递速度快
D.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⑤
解析: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神经冲动能传到E产生反应。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较在②突触处传递速度快。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有③④⑤。
答案: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同学会说会写,也能看懂文字,但经常听不懂原声电影中的英语对白,这种情况叫感觉性失语症www-2-1-cnjy-com
B.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内侧面的某一特定区域有关,这一区域叫言语区
C.某人因脑溢血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这很可能是损伤了大脑皮层S区
D.H区发生障碍既不能讲话,也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答案:C
二、简答题
6.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_____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_________,表明部位d受损。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特点。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关键点
解析:(1)根据反射的定义,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刺激、有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反射需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故不是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出神经,故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因为传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d,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出神经传到肌细胞,而不能由肌细胞传到传出神经。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说明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可由传出神经经突触d传到骨骼肌从而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如传出神经受损则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c测不到电位;如骨骼肌受损,则直接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会收缩;如部位d受损,则用a刺激神经,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c应测到电位,而传不到骨骼肌,骨骼肌不会收缩,直接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会收缩但兴奋传不到传出神经,电位计c应测不到电位。www.21-cn-jy.com
答案:(1)不属于 (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研究学习
考能强化系列之二: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关系
1.判断原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进行双向传导,并且在神经纤维上各处的传导速度相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单向传递,速度明显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版权所有:21教育】
2.实例分析:下图中ab=bc=cd=de=ef=fg=gh,按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分类如下:
接线柱
的位置
刺激
位点
指针偏
转次数
原因分析
b、d两点
c点
0
b、d与c点距离相等,则b、d两点同时兴奋,无电位差
b、d两点
g点
兴奋在突触中单向传递,b、d两点不兴奋
e、g两点
f点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g点兴奋,但在突触中单向传递,e点不兴奋
b、d两点
a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d两点先后兴奋
a、d两点
b点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a、d两点先后兴奋
d、f两点
e点
神经纤维上电信号传导速度快于突触间神经递质的传递速度,d、f两点先后兴奋
1.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解析:刺激b点时由于b→a为电信号,传导较快,b→d为化学信号,传递较慢,兴奋先到达a点,此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后到达d点,此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刺激c点时,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只有d点兴奋,此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21cnjy.com
答案:A
2.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21·cn·jy·com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_______,B侧为________(正或负)。
(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在膜内由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21·世纪*教育网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的。
(4)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b=bd),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________。2-1-c-n-j-y
解析: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兴奋部位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若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可知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并未兴奋,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来源:21cnj*y.co*m】
答案:(1)正 负
(2)未兴奋 兴奋 兴奋 未兴奋
(3)双向
(4)相反 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