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是很少的
B.在胚芽鞘内生长素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不需要能量
D.单侧光下燕麦胚芽鞘顶端的生长素可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答案:C
2.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答案:D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 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21·cn·jy·com
A.①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⑥
解析:分析本题时,不要把“植物激素”(多种)的种类与植物生长素混为一谈,要把握植物激素的基本特征(①④⑥)。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4.对胚芽鞘A作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B,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 )
A.Q处向左 B.Q处向右
C.P处向右 D.不弯曲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当PQ倒置时,生长素无法运输到作用部位,导致胚芽鞘B不弯曲也不生长,植物不再生长弯曲。 21*cnjy*com
答案:D
5.如图示意几组研究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①~⑥为不含IAA的琼脂块
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
B.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
C.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
D.③、④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⑤、⑥相等
解析:云母片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故A项中①、②琼脂块中IAA浓度①≈②;IAA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且琼脂块对单侧光照无反应,所以B项中的③≈④;C项中,⑤、⑥琼脂块内无IAA。
答案:B
二、简答题
6.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中分别进行以下两项实验。
(1)实验装置甲: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紧贴在C切面上。数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放在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D上。2 d后,胚芽鞘D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乙: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旋转几小时后,取下琼脂块,分别放在去掉顶端的胚芽鞘G上。2 d后,胚芽鞘G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左弯曲 琼脂块B的生长素多,向下运输,胚芽鞘右侧生长快 (2)直立生长 X、Y的生长素浓度相同www-2-1-cnjy-com
7.下图是利用某些单子叶植物幼苗完成的几组经典实验。
①达尔文实验
②詹森实验[(1)与(2)]和拜尔实验[(3)与(4)]
③温特实验
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下面的第(1)~(4)题:
(1)依据达尔文实验,可以做出两点推论:①该单子叶幼苗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种刺激能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2)詹森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黑暗条件下重复詹森对胚芽鞘的处理方法,结果将会怎样?________。
(3)拜尔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温特实验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以确认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的物质来自胚芽鞘的尖端(以简图表示)。【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①胚芽鞘尖端 ②刺激能传到尖端下部,造成向光侧比背光侧生长慢
(2)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到尖端下部 图(1)不生长,图(2)直立生长
(3)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向下传递在尖端的下面分布不均匀
(4)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时会发现( )21cnjy.com
A.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分布和生理作用的具体应用。根据植物的向性运动特点,牵牛花的茎在靠近物体一侧的生长素分布较少,细胞纵向伸长较慢,而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纵向伸长较快,只有这样,牵牛花的茎才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2·1·c·n·j·y
答案:B
▲1914~1918年间拜尔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如下图所示)主要证实( )2-1-c-n-j-y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应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答案:C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则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则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则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答案:A
3.在方形的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此题目的情景与幼苗(不放在暗箱中)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给予固定方向光照的情景是不一样的,后者幼苗尖端各个侧面受光是均匀的,故幼苗将直立生长。仔细分析一下该题的情景,发现幼苗实际上接受了单侧光(开窗一侧)的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多,因此弯向小窗一侧。
答案:B
4.如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的位置如图所示。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时,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 )【版权所有:21教育】
琼脂块
收集到的生长素相对量
黑暗
单侧光照
甲
21
33
乙
79
67
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
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
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
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
解析:正确解答该题首先明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然后把握单一变量原则及所学知识对各选项作出逐一判断。
(1)错选A的原因是没有利用表格提供的数据对黑暗和有光两种条件下收集到的生长素进行比较。
(2)错选C的原因不能明确感光部位是尖端,弯曲部分是尖端以下部分,而题干图示只给出了胚芽胚尖端。
(3)错选D的原因是不能根据D选项推导,假设D项是对的,那么在黑暗和光照下由乙琼脂块所收集到的生长素应相等,而实际结果与假设相矛盾,故D项错。
答案:B
二、简答题
5.下面是利用蚕豆幼苗进行的一组实验,请据图回答:
(1)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其中________装置起对照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茎与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其中________装置起对照作用。21*cnjy*com
(3)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①中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________引起________分布不均匀,________侧生长素浓度高于________侧生长素浓度,而________侧生长快。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分布与光、重力等的关系。在研究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时,可变的量只有光,其他因素应该是不变的。在研究重力对生长素的影响时,可变的量只有重力。在光和重力的影响下,生长素使幼苗表现出特定的生长状态。
答案:(1)③ ④ ③ (2)① ③ ③ (3)弯向光源生长(或向小孔,向右生长) (4)弯向小孔一侧生长 (5)背地生长 重力(地心引力) 生长素 近地 远地 近地
6.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____________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并编号。接通白炽灯电源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来源:21cnj*y.co*m】
(2)实验结果预测:(答题时请直接填编号)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________,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________。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1号与3号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www.21-cn-jy.com
③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品种、大小等生长状况都相同
(2)3、4、5 2
(3)①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②1 2 ③1 4
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研究学习
实验技能提升系列之四:实验结果与实验结论
结果就是实验所表现的现象,可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得出,结论则是根据结果分析肯定假设或否定假设,二者不要混淆,表达时一定要分别表述。别外,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唯一的,而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是不确定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为了验证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胚芽鞘尖端)而不是B段(尖端下面一段),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甲
(1)实验材料及用具: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2)实验装置甲已给出,绘图表示实验装置乙和丙,并用文字加以注解或补充说明。
(3)实验结果的预测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要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自变量是云母片处理的部位,因变量是胚芽鞘是否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表现为胚芽鞘是否出现了弯向光源生长。所以需要设置三组实验,甲组A段用云母片处理,乙组B段用云母片处理,丙组不做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然后都给予单侧光照。
答案:(2)实验装置乙、丙如图:
乙 丙
将甲、乙、丙装置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情况。
(3)甲装置内胚芽鞘直立生长,乙、丙装置内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说明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胚芽鞘尖端)而不是B段(尖端下面一段)。
课件36张PPT。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单侧光光源尖端会产生某种伸长区造成背光面生长快放置过燕麦尖端朝对侧弯曲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某种物质生长素吲哚乙酸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微量赤霉素脱落酸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极性运输上端下端通过成熟组织韧皮部生长旺盛胚芽鞘顶端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竖直放置植物的生长素运输
A
水平放置植物的生长素运输①、
②为极性运输,③、④为横向运输
B 训练落实篇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茶农每年秋季修剪茶树去除顶芽的主要目的是( )
A.使树冠扩大,增加下年采摘量
B.减少养料消耗
C.防止病虫害和冻害
D.除去无采摘价值的枝条,方便采摘
答案:A
2.图中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b、c分别为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C
3.向日葵主要收获种子,番茄主要收获果实。上述两种植物若在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向日葵的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都下降
D.番茄形成有子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由于向日葵收获的是种子,一旦错过受粉时机是无法弥补的,而番茄主要收获的是果实。错过受粉机会不能形成种子,但可以外加生长素,子房仍能发育成果实。2-1-c-n-j-y
答案:B
4.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注意事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证实适宜浓度范围,摸索实验条件
B.找准插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的每个插条都应留3~4个芽
D.此探究实验不存在对照实验
解析:在该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就是相互对照。
答案:D
5.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中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所需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二、简答题
6.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下图是单子叶农作物、双子叶杂草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曲线是________。
(2)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同而又有较大差异。若②代表芽对生长素浓度不同的反应,而顶端优势中侧芽处的浓度为________。
(3)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单子叶植物________,所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杀死________植物,却能促进________植物的生长。
(4)为了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所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________点(用字母表示)。
答案:(1)② ① (2)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浓度 器官种类 大于E点的浓度 (3)高 双子叶 单子叶 (4)D
7.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芽顶端4 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 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保持在25 ℃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d,下表显示实验结果:
生长素溶液
的浓度(mol·L-1)
2d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
胚根
10-13
12.3
11.3
10-12
12.3
12.1
10-11
12.7
12.7
10-10
13.5
13.6
10-9
14.7
12.6
10-8
16.0
12.0
10-7
15.1
10.9
10-6
12.2
10.0
10-5
10.8
10.0
10-4
10.0
10.0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切除胚根及胚芽的顶端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4)胚根、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
(2)胚芽、胚根的顶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去掉后能保证所配生长素浓度准确,排除胚芽、胚根的干扰
(3)较多数量一组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10-10 mol·L-1 10-8 mol·L-121cnjy.com
(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植物生长作用越大,超过一定浓度,生长被抑制;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小于胚芽www.21-cn-jy.com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植物的下列生长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相同的是( )
A.茎的向光性 B.无子番茄果实的培育
C.根的向地性 D.扦插的枝条生根
解析:在顶端优势中,顶芽生长素浓度较低且适宜,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根的背地一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性。www-2-1-cnjy-com
答案:C
2.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 21*cnjy*com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在自然状态下,松树长成塔形,桃树长成开心形
解析: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体现的是光照影响生长素分布这一特点。A、D描述的是顶端优势,B描述的是根的向地性,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表现。【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C
3.神六飞船中水平放置一株幼苗(如图),光从下部照射茎的尖端,若干天后根和茎的生长状况是( )
①根向下生长 ②根向上生长 ③根水平生长 ④茎向下生长 ⑤茎向上生长 ⑥茎水平生长
A.③④ B.①⑤ C.①④ D.③⑥
解析:飞船呈失重状态,所以向重力性消失,但向光性仍然存在。
答案:A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子番茄平
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解析: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从题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A选项中的浓度仍能促进果实发育;由于缺少使用生长素的实验,故不能得出B选项的结论;C选项与表格数据无关;D选项正确,其所示浓度在正常使用浓度范围内,且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番茄果实的发育。21·cn·jy·com
答案:D
5.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a B.b C.c D.d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胚芽鞘生长速度越快;在最适生长素浓度时,生长速度最快,向右弯曲度最大;超过最适浓度以后,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速度越慢,弯曲程度越小,但α角不会大于90度。
答案:B
二、简答题
6.右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OH段说明____________。
(2)曲线HB段说明____________。
(3)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________区间。【来源:21cnj*y.co*m】
(5)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根据图示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生长素浓度在O点~C点的范围内是促进生长的,而在C点以后的范围内是抑制生长的。只不过在OH段的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而在HC段的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生长作用的速率减慢;在O点和C点时的浓度对生长无影响,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在促进生长范围内,①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2 m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m,即A、B两点促进生长作用相同,便出现直立生长,不符合题意;②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2 m时,其生长素浓度中点一定>m,即在生长素浓度为向光侧:背光侧=1∶2时,从图中看出,此时向光侧的生长速率总是高于背光侧,便出现背光生长,不符合题意;③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2 m时,其生长素浓度中点一定<m,即在生长素浓度为向光侧∶背光侧=1∶2时,从图中看出,此时向光侧的生长速率总是低于背光侧,便出现向光性生长,符合题意。
答案:(1)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2)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 (3)此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4)C以后 (5)小于2 m
7.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2)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说出两个)。
(3)该类研究中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有________。
(4)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解析:(1)枝条扦插剪去部分叶片,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
(2)(3)“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就是自变量,生长素浓度不同影响结果就可能不同。“枝条生根情况”就是因变量,观察生根情况时注意可以观察生根的数量也可以观察根的长度等。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矿泉水瓶、温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原则,如用相同的矿泉水瓶,取相同的材料,处理相同的时间等。
(4)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效果与其浓度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与促进生根的程度呈正相关,如右图所示:
其中一种情况是在某低浓度(A)和某高浓度(C)之间时,对枝条生根无任何影响,与对照组生根无差异。因此实验改进方法是增加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在低于高浓度、高于低浓度之间设置浓度梯度,从而找到促进生根的适宜浓度。第二种情况是该同学所用的两浓度在小于A或者在高于C的范围,不起促进作用,所以三组生根无差异,应设置低于A浓度或高于C浓度的梯度浓度实验,综合上述得出答案。
答案:(1)插条蒸腾作用失水 湿度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枝条的生根情况 处理时间、温度、取材等
(3)枝条生根的数量和长度 生长素浓度、处理时间、温度等
(4)改进方法: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理论依据: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一定的,浓度过高抑制生根、浓度过低不能促进生根。
研究学习
实验技能提升系列之五:验证性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技巧
(1)常用的表达词汇:适量、适宜、适应、相同、等量、各、分别、显著差异、一段时间等。
(2)实验步骤表达三大步:分组(编号)、设置基本条件(使用的相关词汇:适量且等量、各、分别)→控制实验变量(使用的相关词汇:分别)→控制其他无关变量,最后获取反应变量(使用的相关词汇:除实验变量外,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观察、测量、记录等)。
为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
(1)实验材料与药品:10-5 mol/L生长素溶液、pH分别为5.0、9.0的缓冲液、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等。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选择________的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用镊子取其胚芽鞘并切掉尖端,平均分成三组。21*cnjy*com
②将平均分组的胚芽鞘放入编号为1、2、3的培养皿中,加等量的不同试剂,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记录结果。
(3)实验结果:
组 别
处理方法
结 果
1
10个胚芽鞘+10-5 mol/L生长素溶液
2
胚芽鞘生长不明显
3
10个胚芽鞘+pH为5.0的缓冲液
胚芽鞘生长明显
Ⅱ.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切除胚芽鞘尖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步骤中还有哪些措施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21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目的是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第1组与第2、3组形成对照,结果是第1组与含H+的第3组一致,胚芽鞘生长均明显,而第2组由于呈碱性(无H+)而生长不明显,从而证明了第1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因与第3组一致:含H+。
答案:Ⅰ.(2)①生长状况一致 ③测量并统计各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
(3)
组 别
处理方法
结 果
1
胚芽鞘生长明显
2
10个胚芽鞘+pH为9.0的缓冲液
3
Ⅱ.(1)排除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的干扰 (2)减少实验误差(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太大) 选择生长一致的幼苗、平均分组、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测量并统计各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2·1·c·n·j·y
课件25张PPT。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低浓度 高浓度 不同 抑制生根人工合成和IAA相应的生理效应的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插条基部插条基部1.5 cm预实验训练落实篇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A.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B.瓜熟蒂落
C.萎蔫的青菜叶洒上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D.松树宝塔状的树形
解析:萎蔫的青菜叶洒上清水变得硬挺是由于渗透吸水所致,与激素无关;A与乙烯有关,B与脱落酸有关,D与生长素有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C
2.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解析:该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赤霉素有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物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而其他植物激素无此功能。
答案:A
3.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下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2·1·c·n·j·y
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
B.在本实验中与草莓完成授粉的作用相同
C.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
D.其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解析:NAA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它与生长素的作用类似。
答案:D
4.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上市销售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像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 )21·cn·jy·com
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解析: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具有催熟作用,可作催熟剂;膨大剂能使果实膨大,主要原因应是细胞数目增多,引起细胞数目增多的应为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都促进细胞纵向伸长,使细胞长大。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5.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生产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B.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解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但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却抑制果实发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一般不影响果实的品质。www-2-1-cnjy-com
答案:A
二、简答题
6.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有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来源:21cnj*y.co*m】
(1)在幼果生长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2)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________也具有这样的作用,二者具有相同作用。
(4)图中各种激素动态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所以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从图中观察,乙烯和脱落酸在果实成熟时含量上升。根据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含量升降,说明果实(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答案:(1)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能产生生长素,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 (2)乙烯和脱落酸 (3)赤霉素 (4)果实(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21*cnjy*com
经验教训:(1)五类植物激素的基本生理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2)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同时存在于同一株植物体内,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受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所控制的。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长
B.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它的作用又会被乙烯所抵消
C.幼根、幼芽中含较多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不含乙烯和脱落酸
D.啤酒生产中,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不影响啤酒品质
解析:幼根、幼芽中含较多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也含少量乙烯和脱落酸。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2-1-c-n-j-y
答案:C
2.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B.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
解析: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何作用(即X表示什么)图中没有确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物,色氨酸是有机物在体内合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共同起调节作用。
答案:B
3.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解析流程:→→
→→→
答案:A
经验教训:解答本题时,应首先明确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然后据题干中“在河流或溪水中浸泡”的信息得知具有抑制萌发的激素浓度降低,然后逐项分析。
4.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解析:从甲组实验可知,摘除顶芽后,顶端优势被消除;从乙组与丙组相比较可知,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后,植物的顶端优势也一定程度被消除,说明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答案:A
5.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别放在下表五种物质的溶液中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植株上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处 理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100毫克/升)
4.7
4.7
1.0
CP(100毫克/升)
6.2
6.8
0.9
乙烯利(1 000毫克/升)
19.6
3.7
5.3
整形素(10毫克/升)
33.1
1.2
27.6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C.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解析:经过乙烯利处理后,花的性别比例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但是并不能说明乙烯利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答案:B
二、简答题
6.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图中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21cnjy.com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种子休眠状态下,脱落酸含量较高,在打破休眠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增多,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而二者与脱落酸是拮抗关系。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激素类似物,因为这类物质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从题图中可看出种子萌发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各种激素在不同阶段的分泌量不同,这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程序性表达(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1)脱落酸 拮抗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作用共同调节
(2)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 原料丰富,生产过程简单,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3)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7.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________和______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实验设计的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以上原则在本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是验证大豆品种的矮化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茎伸长生长。据此可确定自变量是赤霉素,因变量是大豆的高度。21教育网
答案:(1)②蒸馏水 赤霉素溶液 ③高度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
(3)影响 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的矮化特征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
研究学习
实验技能提升系列之六: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实验题类型
植物激素调节部分经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这部分的实验题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验证或者探究某单向刺激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难点是分析刺激对于生长素分布的影响;(2)探究某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3)探究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相互作用。
赤霉素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实验步骤: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B.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培养液成分如下图所示),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
C.每隔12小时,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小时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见下图中曲线。
(1)以上实验不能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其原因是______。
(2)请完善上述实验步骤,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同时对结果加以说明。
①应补充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缺少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组 (2)①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将这两组茎切段分别放入C、D培养皿中,C组培养液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组培养液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与A、B组一同培养;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②实验结果的预测:C、D组的茎切段都比B组的短,但都比A组的长;③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的伸长,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其对植物茎伸长的促进作用增强
课件26张PPT。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某一种激素多种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人工合成生长发育合成原料效果乙烯利赤霉素赤霉素训练落实篇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本章测试1(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共60分)
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激素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生长素、重力 B.细胞分裂素、温度
C.生长素、单侧光 D.细胞分裂素、湿度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红杏出墙是典型的植物向光性的实例,造成这种现象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产生的原因是单侧光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2.某同学进行了“倒插杨柳”的探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体生根和长芽的部位是一定的
B.本实验结果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具有极性有关
C.柳枝幼根和幼枝的生长状况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在柳枝中,生长素的运输动力是地心引力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动力为呼吸作用。
答案:D
3.“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格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指的是什么,其功能是什么( )【来源:21cnj*y.co*m】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使果实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乙烯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因此红柿得气即发的“气”为乙烯。
答案:C
4.在农业生产上,移栽棉花的产量比非移栽棉花的产量高许多,通过比较发现移栽棉花的根系发达,其侧根比非移栽棉花的侧根多且密,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 )【出处:21教育名师】
A.促使侧根细胞的分裂
B.促使侧根产生生长素
C.抑制侧根生长
D.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发育
解析:植物的根也具有顶端优势,移栽时,破坏了主根的顶端,根的顶端优势破坏,侧根发育,所以移栽的棉花侧根发达,产量高。21教育网
答案:D
5.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 )
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解析: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中,根向地生长能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生长有利于茎的向光生长,吸收更多的光能,根的向地生长有利于根的固定作用;从图中无法判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A
6.“秋风扫落叶”,但是秋季路灯下的树叶总是迟一点脱落,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灯下的树叶照光的时间长,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养料多
B.光照抑制了脱落酸的合成
C.夜晚的光照抑制了顶端优势
D.光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
答案:B
7.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生长素由②向④移动
解析:在单侧光的影响下胚芽鞘尖端会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②→①,还可以发生极性运输即①→③,②→④,而③④为尖端以下部位不会发生横向运输。
答案:B
8.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给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是( )
解析:要分析胚芽鞘是否弯曲生长,关键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A中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透过琼脂运输到下部伸长区,且无光照,所以直立生长;B中生长素不可以透过玻璃片运输,使胚芽鞘下部生长素浓度左>右,所以向右弯曲生长;C无感光部位尖端,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无影响,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右侧,使右侧下部生长素分布多,右侧生长较快,向左弯曲;D由于玻璃片阻挡,下部伸长区左右两侧均不含生长素,所以不生长不弯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C
9.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所示的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1·cn·jy·com
A.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B.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D.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解析:题干中并未涉及单侧光照。从图中看出,含生长素的一侧葡萄糖的含量高,说明生长素与营养成分的调运有关。2-1-c-n-j-y
答案:D
10.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21*cnjy*com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解析:生根粉在低浓度时会促进生根,高浓度则抑制生根,但浓度过低,所生的根又过少,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然后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找到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
答案:D
1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使用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
解析:生长素的含量极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运输的方向是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非极性运输),生长素浓度与插条生根效果的关系曲线呈抛物线,故促进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可以不同。www.21-cn-jy.com
答案:D
12.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的粪尿肥效很高
B.人在食用了植物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将其排出体外
C.在人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α-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作用
答案:B
二、简答题(共40分)
13.(20分)如下图是发现生长素的某些实验,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序号①所表示的实验验证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序号②所表示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③所示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21·世纪*教育网
编号
1
2
3
4
5
6
IAA溶
液浓度(mol/L)
0
(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幼叶鞘
增长长度
2.6
3.2
3.9
5.1
3.1
1.8
①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2)胚芽鞘尖端的有无 (3)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4)①避免水分蒸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 ②较低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素对幼叶鞘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继续提高生长素浓度,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起抑制作用(生长素对幼叶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1cnjy.com
14.(20分)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组织不均等生长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②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请根据下列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一 用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放射性百分率如图所示。2·1·c·n·j·y
实验二 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弯曲的向日葵下胚轴,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别为50.5%、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各为50%。www-2-1-cnjy-com
(1)实验一的结果支持看法________(填“①”或“②”),生长素的侧向移动量为________%。 21*cnjy*com
(2)实验二中的“黑暗”处理,起________作用。若要加强对有关看法的支持,您认为还需对实验二的设计思路作怎样的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实验一,从图中可以看到,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后,左侧生长素含量为15.8%,右侧生长素含量为84.2%,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左侧生长素含量为31.1%,右侧生长素含量为68.9%,可见在单侧光的作用下,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的生长素含量为84.2%-68.9%=15.3%,或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了31.1%-15.8%=15.3%。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分析实验二的题干信息可知,在单侧光下发生弯曲的向日葵下胚轴,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别为50.5%、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各为50%。由此可见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要知道是否有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的影响,还要化学测定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抑制物的含量。
答案:(1)① 15.3
(2)对照 化学测定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抑制物的含量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本章测试2(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为扩散,而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过程是与光照无关的主动运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并在侧芽积累,从而导致了顶端优势现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综合调节。
答案:B
2.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
D.实验①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解析:此题创新之处在于给出实验装置让学生分析实验设计和分析结论,此类题要抓住设计实验的关键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然后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结论。www-2-1-cnjy-com
上图中的四个装置组合起来可以证明单侧光和重力引起的向性运动。②以①或③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④以①作对照,证明植物具有向重力性(向地生长)和茎具有负向重力性(背地生长)。③中的青菜叶片由于得不到光照而无法合成叶绿素,所以表现黄色。而C选项是错误的,该实验还能证明茎的生长具有背地性。21*cnjy*com
答案:C
3.分析如图所示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解析:A选项中左侧胚芽鞘向右弯曲,而右侧胚芽鞘向左弯曲。B选项中两胚芽鞘都向右侧弯。选项C中左侧向右弯曲,右侧的胚芽鞘不弯曲。选项D与选项C结果相同。
答案:B
4.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
A.喷洒N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复合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解析:温室内栽培茄果类蔬菜,其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若要保证质量,可以适时喷洒生长素类似物,这是因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在室内栽培植物的生产实践中,特别是栽培需通过昆虫传粉的植物,要想提高产量,常用的方法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5.分析图,对生长素的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解释不科学的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解析:顶端优势不但在茎部存在,在根部也存在。由于单侧光的影响,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也是主动运输,顶芽合成的生长素不断向侧芽运输并积累下来,但远离顶芽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则较少,所以C选项错误。【来源:21cnj*y.co*m】
答案:C
6.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图,据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 mg·L-1,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大约为20 mg·L-1
D.2,4-D不仅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还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解析:从题图中看出2,4-D浓度20 mg·L-1左右时,无子番茄最重,因此该浓度是促进果实生长的最适浓度。超过25 mg·L-1时,虽然生长有所减慢,但仍是促进生长而不是抑制。图中不能反映2,4-D与生长素作用效果的关系,也不能反映2,4-D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
答案:C
7.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解析:植物体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植物的根茎芽最适的生长素浓度各不相同,其中根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10 mol·L-1,芽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8 mol·L-1,茎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4 mol·L-1左右。A选项只是对植物的茎;B选项只是对植物的芽;D选项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所致;C选项是植物的茎和根对生长素浓度做出的反应,对茎来说高浓度促进生长,对根来说高浓度抑制生长。21cnjy.com
答案:C
8.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照组(未作处理)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1
0.7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浓度(ppm)
1 000
850
720
630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授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授粉的
解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2,4-D促进果实发育。
答案:B
9.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
A.果树修剪
B.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
C.无子番茄的培育
D.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
解析:果树修剪的目的之一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实现产量的增加,这一措施与植物生长素有关;培育无子番茄也需要使用生长素的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是利用鸭梨释放出的植物激素——乙烯促进生柿子成熟;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主要是因为在移栽的过程中会损伤植物的根,所以要通过“剪去部分叶片”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保证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死亡。21教育网
答案:B
10.如图所示,将某植物枝条平均分成4组,其中实验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处理后生根情况如图所示,对照组与实验组3相同,实验组1与实验组2相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对照组与实验组3所用生长素浓度可能相同
B.实验组1所用生长素浓度一定小于实验组3
C.实验组1和实验组2促进枝条生根,实验组3则是抑制枝条生根
D.促进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居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所用生长素浓度之间
解析:对照组应该是没有用生长素溶液处理的,A错误;由图中枝条的生根情况可知,实验组1中的生长素浓度要比实验组3的更接近最适浓度,这就有两种可能,实验组1中生长素浓度可能小于或大于实验组3中的生长素浓度,B错误;因为实验组3生根情况与对照组相同,所以实验组3中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生根也不抑制生根,C错误;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曲线中,除最适浓度外,每一促进效果都会对应两种浓度,且这两种浓度分布于最适浓度两侧,所以实验组1和实验组2之间的浓度存在着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D正确。
答案:D
二、简答题(共40分)
11.(20分)为比较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的影响哪一个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已用清水泡胀的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www.21-cn-jy.com
(二)方法步骤。
①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并各植入10粒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幼苗长到2 cm左右备用。2·1·c·n·j·y
②把甲、乙、丙、丁都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的一侧开直径1 cm的小口,在距小孔一侧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正对地面一侧开直径1 cm的小口,在其下方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其他条件相同。
(三)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每个装置中只画了一个幼苗作为示意)。
请回答问题。
(1)要证明重力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
(2)造成丁装置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开始就使整个实验装置处于无重力状态,则丙装置中幼苗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丁装置中幼苗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比较丙、丁两装置中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可知,本实验中重力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________(大、小或相同)。由此可判断:乙、丁两装置中幼苗弯曲生长到相同角度时,________装置所需的时间较长。
解析:本题同时探究了重力和单侧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把两个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弯曲程度来比较两种因素对生长的影响。
答案:(1)甲和丁
(2)重力作用使生长素在近地一侧分布多,导致近地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
(3)弯向光源生长(或弯向下方生长) 水平生长
(4)大 乙
点拨:这些实验设计题目的分析关键要抓三点:实验目的、自变量的控制和因变量的观察。
12.(20分)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理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2-1-c-n-j-y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________。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21*cnjy*com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____,则证明假设成立。【出处:21教育名师】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两组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对比乙、丙组的实验条件可发现,两者差异为是否使用脱落酸处理,因此,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本题的实验假设是“植物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因此,实验自变量应该为是否使用生长素处理。可推知丙组应该
用外源脱落酸处理,但不用生长素处理,即丙组中空白琼脂块改为含脱落酸的琼脂块,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改为空白琼脂块,根据“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的假设,预期乙组中脱落酸作用效果减弱、落叶数量应该比丙组少。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甲组中保持正常顶芽能产生生长素,而乙组中人为增加外源生长素,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可以推测出甲组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对外源脱落酸起抑制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1)符合
(2)如图所示
(3)修改后的丙组明显多于乙组
(4)棉花顶芽产生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课件14张PPT。章 末 整 合 研究生长素的常用方法总结无籽番茄与无籽西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