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2月27日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导致地球每天的24小时周
期变得缩短了。很可能智利地震将更大程度地改变地球
旋转。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称智利地震缩短地球
每天1.26微秒,此次地震移动了地球旋转轴,使之偏移
了8厘米。智利地震震歪地轴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图片?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图你能从不同视角描述自转的方向吗?
1.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是怎样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画思考下面的问题?(动画中运动的单位时间为1小时)1.动画中地球表面的三个点单位时间内地球转过的角度(角速度)是多少?相同吗?你能描述出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吗?2.动画中地球表面的三个点单位时间内地球转过的弧长(线速度)相同吗?你能描述出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想一想?2.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逐渐减少.1.地球的表面除了南北两极点外,
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约150每小时。3.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为0。你想到了吗?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3.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900W、890S B.800E、400N C.100E、100S D.1800W、10N
4.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口、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B.南北纬 30° 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C.南北极没有线速度,角速度为每小时 15°
D.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AADD我能做出来地球公转的
一般特点 看一看,想一想?请同学们仔细看动画并结合教材,描述一下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形状)。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86天,
而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79天。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路程或转过的角度是否相同,速度呢?)看一看,想一想?夏半年冬半年线速度和角速度大线速度和角速度小地 轴太 阳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恒星年:
365天6时9分10秒除南北极点外都一样
,为15°/小时近日点快,远日点慢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南北极点为0近日点(1月初经过)大,
远日点(7月初经过)小你能填的更加准确了吧!黄赤
交角黄赤
交角01.地轴的空间指向变化没有?2.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动了吗?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地球的公转运动四季形成
(二分二至)你知道了吗?你填上了吗?完成课本P16页活动题,小组讨论后
把图画在下面动手试试5.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 (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6.从元月1日到2月1日,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继续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是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是向北移动
7.读下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E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
直射点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我能行8.读“二分二至”示意图,北极朝上,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图中____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_________
(3)由A到B点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
(4)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DDD 黄赤交角目前是23026/,如果黄赤交角扩大,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将如何变化?黄赤交角变小呢?
课下思考题?谢谢大家!课件32张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是一个即不透明
也不发光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
夜
交
替一、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2、昼夜交替的产生1、昼和夜的形成3、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一)、晨昏线晨昏线的画法:
1、与光线垂直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BA1、晨昏线的确定方法:
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线为晨线;18时的线为昏线。(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或18时)
3.方位法:昼半球的东界为昏线,西界为晨线;夜半球的东界为晨线,西界为昏线。
晨昏线的六大特点:
1.晨昏线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在光照图上,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
3.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4、晨昏线在夏至和冬至日与极圈相切 。
5、晨昏线圈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
6、晨昏线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A太 阳 光赤 道北极南极30oE60oE90oE180oE150oE120oE侧视图上
的晨昏线6.22B晨昏线(晨线)NSABABCABC●●●●●●●●●●侧视图上
的晨昏线12.22N3003.21或9.23的俯视图BA18:0012:000:006:00 请思考:
由于大多数体育比赛都在北半球举行,所以国际田联规定:长跑运动员训练时一般要沿着跑道逆时针跑动,为什么?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二)、地表水平
运动物体的偏转物体自西向东运动偏向低纬,自东向西运动偏向高纬,自高纬向低纬运动偏向西方,自低纬向高纬运动偏向东方。请思考: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有何共性? 请思考:
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法院预定上午十时开庭。法官准时到庭,等到十时零六分,案件的原告还没有到庭。法官就依据原告不遵守时间为理由,作出了不利于他的判决。原告在十分钟后赶到现场,得知已判决,他推理反驳:“我是从家乡提前乘车赶来的,依据家乡车站的时钟,路途经过的时间,我深信完全没有迟到!”经过一场争论,法官只好重新判决。你知道为什么吗?不同经度不同地方时,引起时间混乱,工作、生活不便(1)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①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②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③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3) 计算:经度每隔15o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o ,地方时相差4分钟。求地方时求经度(4) 给长途铁路运输、远洋航海事业、国际交往带来困难。 三、地方时0°180° 地球自转方向 国际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时间区域1、时区的划分:五、时区0°180° 东十二区地球自转方向2、区时:⑴概念:全球共划分24各时区,每个时区都以该时区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⑵中央经线:
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3、区时的计算方法: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 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180°东 十 二 区西 十 二 区结论2: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所以西十二区时间比东十二区时间早。结论1:
东时区的时间比西时区的时间早,所以东十二区时间比西十二区时间早。 请思考:
一对孪生姐妹在太平洋上出生,但姐姐生日比妹妹生日晚一天,你知道原因吗? 因为姐姐在西十二区出生后,轮船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达东十二区妹妹才出生。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越过日界线,日期要改变:从西到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四、国际日界线东 十 二 区西 十 二 区自西向东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180°(1)日界线172.5oE 180o 172.5oW 东12区西12区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A、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180° 经线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穿越180度经线日期并不一定改变。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0o(2)、地球上的日界线有几条 一般情况下,地球的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界线,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1800 经线;另一条是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例如:9月24日24:00也可写为9月25日0:00),它是不断变化的。当太阳直射00 经线时, 1800 经线与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重合,此时全球一个日期,太阳直射其他经线时,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子夜线与180°经线重合,全球均处在同一天。NNNNN 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子夜线与180°经线重合,全球均处在同一天。假设此日为12月14日,则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4日24:00(或12月15日0:00),如右图。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子夜线西移,地球上开始有一部分区域(阴影区)进入新的一天,即12月15日。假设此图太阳直射30°W,则子夜线所在经线为150°E。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5日2:00,则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2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1/12。150°E 当太阳直射90°W经线,子夜线为90°E,如图(3)所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5日6:00,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所占时间为6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1/4。 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子夜线为0°经线,如图(4)所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5日12:00,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所占时间为12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1/2。90°E 当太阳直射90°E经线时,子夜线为90°W,如图(5)所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所占时间为18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3/4。 当太阳再次直射0°经线时,子夜线又与180°经线重合,全球全部进入12月15日。结论: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N个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N个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N小时当堂检测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2000年3月1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 2000年2月29日12:05 B、 2000年3月2日12:05
C、 2000年3月1日12:05 D、 2000年2月28日12:05
E 、 2000年3月1日11:55 F、 2000年2月29日11:55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日同升,春分日这一天升旗时北京时间是( )
A、 6:00 B、 6:16
C、 5:44 D、 6:06
3、当北京时间8:00时,全球新的一天占全球的( )
A、 1/4 B、 1/3
C、 1 D、 1/2ABCBDTHE END 求地方时已知A地时间,求B地时间。1.先计算出A、B两地的经度差解题过程:2.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4分×经度差)/1°如果B在东面用“+”,B在西面用“-“。例:A地为10时26分,经度为120°E,B地经度为80 °E,求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10时26分 (4分×40 ° )/1°- = 7时46分返回求经度已知A地经度,求B地经度。1.先计算出A、B两地的时间差(B-A)解题过程:2.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经度=A地的经度±(1° ×时间差)/ 4分东经用“+”,西经用“-“。例:A地为10时24分,经度为120°W,B地为11时,求B地的经度。B地的经度=120°W ( 1° ×36分 )/ 4分- = 111°W返回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
(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的差值。如东5区与东10区相差5个时区。 西3区与西10区相差7个时区。如东5区与西10区相差15个时区。 西3区与东8区相差11个时区。返回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十”;
若位于西侧,则取“一”。) 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
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
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
所求时刻。返回课件48张PPT。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一、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学习昼夜长短的年变化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地画出太阳直射某纬度时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昼夜半球图。画此图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地做出晨昏线和太阳光线。
晨昏线: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有三个特点:
①晨昏线是球面大圆。
②晨昏线把地球分成昼半球 和夜半球两部分。
③晨昏线所在的平面——晨昏面始终和太阳光线相垂直。下面根据晨昏线的特点,画太阳光照图。NS夜 半 球昼 半 球晨 昏 线
太阳直射赤道时: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NS昼 半 球夜 半 球晨 昏 线1、太阳直射北半球某纬度时:
北半球各地___长___短,越向北_____越长,_____越短,到达一定纬度便开始出现极昼,即和_______相切的纬线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南半球各地___短___长,越向南_____越长,_____越短,到达一定纬度便开始出现极夜,即和_______相切的纬线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______________地区出现极昼。
______________地区出现极夜。昼夜白昼黑夜晨昏圈昼夜黑夜白昼晨昏圈北极圈及以北南极圈及以南北半球的极昼范围和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有多大?北半球的极昼范围和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有多大?北半球的极昼范围和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有多大?北半球的极昼范围和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有多大?北半球的极昼范围和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有多大?3、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半球,在北半球
首先出现极昼的地方是________,随着太阳直 射点的北移,极昼范围不断向_____扩大,当太阳直射_________时,北半球的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值,这个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半球,在南半球
首先出现极夜的地方是________,随着太阳直 射点的北移,极夜范围不断向_____扩大,当太阳直射_________时,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到最大值,这个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极点南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南极点北北回归线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动画NS夜 半 球昼 半 球晨 昏 线1、太阳直射南半球某纬度时:
南半球各地___长___短,越向南_____越长,_____越短,到达一定纬度便开始出现极昼,即和_______相切的纬线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北半球各地___短___长,越向北_____越长,_____越短,到达一定纬度便开始出现极夜,即和_______相切的纬线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______________地区出现极昼。
______________地区出现极夜。昼夜白昼黑夜晨昏圈昼夜黑夜白昼晨昏圈南极圈及以南北极圈及以北3、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南半球,在南半球
首先出现极昼的地方是________,随着太阳直 射点的南移,极昼范围不断向_____扩大,当太阳直射_________时,南半球的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值,这个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南半球,在北半球
首先出现极夜的地方是________,随着太阳直 射点的南移,极夜范围不断向_____扩大,当太阳直射_________时,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到最大值,这个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极点北南回归线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北极点南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动画1. 冬至日到春分日,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北半球极夜范围从北极圈向北缩小到北极点。
南半球极昼范围从南极圈向南缩小到南极点。
2. 春分日到夏至日,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北半球极昼范围从北极点向南扩大到北极圈。
南半球极夜范围从南极点向北扩大到南极圈。探究:3. 夏至日到秋分日,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北半球极昼范围从北极圈向北缩小到北极点。
南半球极夜范围从南极圈向南缩小到南极点。
4. 秋分日到冬至日,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北半球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南扩大到北极圈。
南半球极昼范围从南极点向北扩大到南极圈。
探究: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一日中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地平面H50°求太阳直射赤道时北纬50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太 阳 光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H=90°-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纬度是指:
一个是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
另一个是该地的纬度。
两地纬度差的求法:
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两地纬度差等于两地纬度数相减;一个在北半球,另一个在南半球,两地纬度差等于两地纬度数相加。
填表:2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的关系(1)、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越___,光热集中,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___,太阳辐射强度就越___。小多大(2)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经过的路程越___,被大气削弱的越___,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___,太阳辐射强度就越___。短少多大3、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规律图中心是太阳直射点,最外圈是晨昏圈。各个圆圈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请回答:图中心点和各圆圈的太阳高度角各是多少度?9067.54522.50自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和太阳直射点等距的点,太阳高度角相等,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赤道时,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纬度变化多少度,太阳高度就降低多少度。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纬度变化多少度,太阳高度就降低多少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纬度变化多少度,太阳高度就降低多少度。5、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A读图说明:A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情况。 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移到北回归线,A区域的正午太阳高度由一年中的最小值逐渐增大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读图说明:B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情况。B 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机会,因此,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读图说明:C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情况。C 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机会,因此,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最小。读图说明:D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情况。D 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到南回归线, D区域的正午太阳高度由一年中的最小值逐渐增大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什么地方H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什么地方H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赤道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最大最小2、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什么地方H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什么地方H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赤道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最小最大3、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什么时候H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在太阳直射时H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结:
某天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可概括为:近大远小。
其含义是:
某天,离太阳直射纬线越近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
某地,在一年中,哪一天离太阳直射纬线最近(远),哪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就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小)值。
1.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A、B、C、N四点中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A、B、C、N四点中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C、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
(4)A点日出时刻为_____点钟,B点日落时刻为_____点钟,D点昼长为_____小时。
(5)半年后,A、B、C、D、E、N、S七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C>B > A > NA =B = C > ND E C2204N A B C E D S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用字母填空)。
(1)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到____。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到____。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到___。ACBDDA(4)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到_____。
(5)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从_____到_____。
(6)地球公转到B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CDDB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昼最长,夜最短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各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平均值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五带的形成三、四季更替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第一,季节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________以北和________以南的地区; _____________的地区季节变化不明显。
第二,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
某地的季节变化,实质上就是某地在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的周期性变化。
思考:决定某地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的因素有哪些?
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相反也就是说,___________的年变化和________的年变化是形成四季更替的真正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夏季就是一年内____最长、 ___________最大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____最短、 ___________最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____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白昼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过渡白昼四季的划分(1)中国传统四季的划分方法。(见下图)(2)在气候统计上,四季的划分方法。四、地球上的五带1.请说出五带的范围。
2.五带划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3.五带的边界是如何确定的?
(1)是否有阳光直射;
(2)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探究: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24°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A. 温带、热带面积增 大,寒带面积缩小。
B. 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 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 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