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一部分 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2、知识结构3、三维目标4、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1、地位和作用(1)本章在必修三中的地位和作用(2)本节对新课标理念的体现(3)对本节标准的理解back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今后我国油气开发重点的转移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原因影响2、知识结构:back3、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
②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
③了解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②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
③掌握工程建设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关心我国的地理基本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②理解西气东输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双赢工程;
③树立“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back4、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重点: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确立的依据:必修三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用典型案例来说明某个问题,本节以西气东输作为典型案例来讲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有关知识,分析西气东输的原因以及探讨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这一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难点: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难点确立的依据: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也有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以及对沿途地区的影响,既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第二部分 说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2、比较法3、合作探究法第三部分 说学生1、学生学情分析:2、学生活动设计:(1)知识储备情况:(2)学习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在必修一中学习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能够理解自然资源依附于一定区域的自然环境而存在,即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这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是学习本课必备的基础知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并已培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1)课内活动:阅读课本、读图、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
(2)课外活动: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将课堂学习引到课外第四部分 说教学过程第一步:材料导入第二步:合作探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分析)第三步:模拟活动
(西气东输“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第四步:整合提升
(探讨西气东输对协调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促进作
用,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第五步:本课延伸
(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南水北调怎么调”,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中国三个经济
地带及其发展
水平比较
(1999年)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东部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的部分省区
中国主要油气田的分布
矿物能源:南少北多,东少西多
中西部资源占全国的比重结论: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与目前的
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怎么办?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解决的办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你知道我国已经先后制定了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吗?西气东输线路示意1、你能大致量算出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长度吗?
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了哪些省区?沿途的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如何?
这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什么影响?轮南上海我国为什么要耗巨资修建“西气东输工程”?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的转移生产量占全国百分比消费量占全国百分比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1998年)分别比较东部、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差异,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我国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back1998年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思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
提高,原因何在?
3、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
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优点缺点煤炭天然气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比较back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格局: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back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活动:
全班分为两大组:西气东输的“输出区”居民与“输入区”
居民。先组内讨论西气东输对各自的影响,然后扮演角
色,进行对话,交流看法。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资料:
上海目前每年消耗煤炭42000多万吨,占市场能源总量的70%左右,其煤炭消耗量和消耗密度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超大量用煤不仅影响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也给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上海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杭州等浙江省主要城市高达50%。假如这些地区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为燃料,可减少90%以上氮氧化物和98%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
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
西气东输的输气管道恰好需要通过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双峰野骆驼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濒危物种,目前全世界仅存不到八百头。一九八六年,新疆建立了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二OOO年又将保护区更名扩界为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六点八万平方公里,其中实验区面积三点三万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一点八万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一点六万平方公里。
据介绍,输气管道穿过自然保护区三百公里中有七十公里本来要穿过缓冲区,国家目前已经决定,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将管线从缓冲区改到实验区。改道使管线长度增加了近十公里,而西气东输管线的平均造价是一公里一千万人民币。为了那不到八百头的野骆驼,西气东输管线从账面上多花了上亿元。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引水工程,它将长江富余的水资源引入缺水的华北地区。南水北调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该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可是,南水北调如何合理调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