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提示1、什么是自然灾害的点位?
2、中国自然灾害在种类和发生频率方面有何特点?
3、中国自然灾害在灾情上有何特点?
4、中国自然灾害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①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一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②中国正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致灾特点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以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旱灾多发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低温冷害
东南沿海:台风思考: 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读图观察: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有何特征?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 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界线,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我国东部的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灾害的影响,使种植业灾情严重我国西部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使得牧业灾情较严重 问题:
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何关系?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问题:
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何关系?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问题:
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有哪些?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讨论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一下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有何区域分异特点? 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黑河腾冲人口密度大,
以种植业为主、
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灾情严重人口稀少,以畜牧业为主,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灾情。灾种:雪灾、旱灾、虫灾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西北部东南部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是指连云港以南的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东部灾害带:主要是指第三阶梯,以洪涝、旱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中部灾害带:主要是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西北灾害带:主要是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是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思考 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 我国沿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比较小,灾情相对弱,经济损失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