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3课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樊云芳
学习目标
01
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重点)
02
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难点)
03
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导 入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当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预读先学
知人论世识体
【一】
夏浩然,《光明日报》记者。1982年,他与樊云芳在第九届亚运会现场采写的《“飞天”凌空》以“好通讯”入选,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体育报道。
樊云芳,1945年生于上海,1978年调入光明日报社工作。1991年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
走近作者
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了“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探寻背景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
认识文体
定义: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主要种类:事件特写、人物特写、场面特写、景物特写等。
写作特点: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基础梳理
【二】
(1)优雅( )
(2)掠过( )
(3)翘首( )
(4)屏息( )
(5)一瞬间( )
yǎ
(6)慷慨( )
(7)哧地( )
(8)悄然( )
(9)xiāo( )洒
(10)轻yínɡ( )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lüè
qiáo
bǐng
shùn
kǎi
chī
qiǎo
潇
盈
读一读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翘首:___________
(2)屏息:______________
(3)酷似:______
(4)慷慨:_______________
(5)轻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衷:___________
(7)如梦初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抬起头来。
暂时抑止呼吸。
极像。
大方、不吝惜。
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出于本心。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记一记
3.辨析词语。
词语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同 都有“声音大”的意思。
异 指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例 ①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 。 ②她的一番话,起到了 的作用。
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初读感知
【三】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本文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十米高台跳水比赛中夺取桂冠的1.7秒,作者捕捉了小姑娘从起跳到入水的瞬间,将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充分展示了中国健儿高超的技艺。
初读思考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跳水
腾空
现场的气氛
理清结构
精读研析
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一】
文章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盈溢着动态美。请认真阅读2~4段,品味动词的精妙。
答案 (1)第2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被空气托住”犹如定格空中,表现出吕伟体态的轻盈,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2)第3、4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之中”,慢镜头似的特写,有力地表现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探究写法,体会情感
【二】
1.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答案 (1)动静结合。准备阶段写静中之动,表现吕伟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起跳阶段写动中之静,表现吕伟的轻盈;腾空阶段动静结合,描写出吕伟的从容不迫,展现了她身体姿态之美;入水阶段在极快的动态中写了“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这样的静态细节,表现了吕伟入水速度之迅疾完美。
(2)侧面描写。作者在5~8段描写现场记者的动作语言、观众的整体反应、裁判的高分以及单个印度观众的评价,既形成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同时衬托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点面结合、角度全面,提高了文章表现力和新闻报道的全面性。
2.这篇新闻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感到自豪,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三】
阅读下面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答案 (1)相同点: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
(2)不同点:这则消息侧重写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延续 优雅 沉静自若 从容不迫
B.高潮 酷似 急如流星 潇洒自如
C.裁判 集训 眼花瞭乱 惊讶不已
D.新秀 由衷 如梦初醒 振耳欲聋
当堂检测
√
B项急—疾;C项瞭—缭;D项振—震。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吕伟的精彩表演,使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生态觉醒”意味着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是促进人类和地球产生积极变革、应对若干可持续发展挑战。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
A项缺少主语,删掉“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C项缺宾语,句末加“的强大动力”。
飞天“凌空”
表演前
观众:翘首而望,屏息敛声
表演后
表演中
环境:白云漂浮,飞鸟掠过
吕伟:沉静自如,风度优雅
记者:跳起来赞妙
起跳:酷似翔舞“飞天”
腾空:动作疾如流星
入水:像箭插进碧波
观众:掌声欢呼声
裁判:给打了高分
飞动之美
爱国之情
知识梳理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