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课时
茅盾
第15课 白杨礼赞
学习目标
01
品析文中对白杨树外在形象的描写。(重点)
02
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难点)
导 入
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白杨礼赞”是什么意思吗?那么,白杨树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敬和赞美的呢?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崇敬和赞美白杨树吗?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本文。
精读研析
品读课文,理解白杨
【一】
1.文章开篇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内容上突出了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案 (1)开篇作者的感情就喷涌而出,点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结构上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2.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之后,接着却不写白杨树怎样“不平凡”,而是调转笔锋,先写“扑入你的视野”的高原风貌,为什么?
答案 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氛围,为白杨树的出场蓄势。
3.第2、3段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雄壮—单调—惊奇。
(2)欲扬先抑,为下文描写白杨树做好情感铺垫。
4.第5段是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白杨树外形的?其中哪一个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总体形象?
干——笔直、绝无旁枝、丈把高。
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
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
皮——光滑、有晕圈、淡青色。
力争上游
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5.从白杨树的外在形象,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从第5段中找出能表现其内在品质的词语。
探究疑难,体悟写法
【二】
1.第7段中,作者为什么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后又夸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答案 欲扬先抑。
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第7段中的四个反问句是怎样逐步加深,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答案 一连运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在上文铺垫渲染的基础上,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李永强
第一个反问句
由树及人,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个反问句
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显示了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关系。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第三个反问句
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用它象征为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个反问句
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肯定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
3.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歌颂北方农民和他们的精神。这种写法又有什么妙处?
答案 (1)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赞美白杨树来歌颂北方农民和他们的精神。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地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可以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象征: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知识链接
墨剑飘雨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者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托物言志与象征的区别:
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2.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3.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象征是以物喻人。
4.作者礼赞白杨树,为何还要写楠木?
答案 “楠木”象征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如国民党反动派)。
将两种树的不同品格和所代表的不同人物进行对比,突出赞扬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拓展延伸,交流感悟
【三】
落叶、梅花、荷花、蜡烛、翠竹这些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请你仿照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从中任选一个形象加以描述,不少于100个字。
落叶
梅花
墨剑飘雨
荷花
蜡烛
翠竹
答案 (示例)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日里,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凌寒独自开”,为人们送来一缕缕暗香。看到风雪中傲然绽放的梅花,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花吗?难道你就丝毫不被它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感动吗?难道你就没有联想到,在寒冷的高原地区,有多少像梅花一样傲然挺立、守卫国家的边防战士吗?这傲雪凌霜的梅花,不正是象征了那些面对风雪严寒的考验而不屈不挠的最可爱的人吗?
这篇散文运用了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