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学习目标
01
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感受互联网传递信息快捷、方便的神奇之处。
02
学习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整理信息,知晓网络交往的规则,提升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
03
正确使用网络,文明、恰当地进行网络交往。
导 入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同学们,疫情期间你有没有经历过网络授课的情况呢 你是不是没有落下过一节课呢 这都有赖于我们互联网时代的伟大技术。今天,让我们走进互联网时代,看看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互联网改变生活
【一】
1.生活中的改变:看病可以通过网络挂号;可以网上订餐、打车、购买衣服、食品、文具、图书……
2.工作中的改变:银行利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商家利用网络销售产品,单位利用网络传递材料,医生通过网络给病人诊治病……
3.学习中的改变:学生可以上网查找学习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授课,在网络上可以阅读各种新闻、杂志、小说……
我的网名我做主
【二】
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方便交流。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夜雨时”“隔水樵夫”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示例一)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示例二)网名:小桥流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和祥和,蕴含着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
网络新词大家谈
【三】
随着“给力”“雷人”“PK”等网络新词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的学生更是将这些新词用在作业、作文中。“作业或作文中是否可以用网络新词”成为争论的焦点。对此,你怎么看?试简要说明。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不能在作业或作文中使用网络新词。有的网络语言是不符合汉语结构规律、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词语,过于庸俗、低俗,有损母语的脸面。如果经常使用网络语言,会损害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示例二)我认为可以在作业或作文中使用网络热词。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应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恰当地使用一些网络热词,能使作文更加活泼、生动。
网络新词知多少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据商务印书馆微信公众号消息,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2021年12月6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
材料二:当代青年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强国有我”的誓言体现着青年人的担当和信念。“躺平”只当是奋斗征途中的小憩,是为了积聚能量再出发,并不是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相信生活中那些让人“破防”的拼搏瞬间,将继续感动和激励着大家,致敬每一位奋斗者!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双减”重
要决策部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在射击、跳水、举重、乒乓球等多个项目的突出表现,赢得全网“YYDS”的刷屏喝彩。近年来,新的科技概念不断出现,“元宇宙”描绘的虚实结合的社会生活形态令人向往,不少网友表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幽默是网民日常交流的重要元素,诸如“加油,你差点就追上我了”等“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的语句深受广大网友喜爱。
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从“YYDS”“破防”中任选一个,用非网络语言解释。
答案 (示例一)“YYDS”:“永远的神”的拼音缩写,用于表达对某人的高度敬佩和崇拜之情。
(示例二)“破防”:原指在游戏中突破对方的防御,使对方失去防御能力。现指因遇到一些事情或看到一些信息后,情感上受到很大冲击,内心深处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
旧词新语来比较
【五】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被现代年轻人认可并广泛使用。然而,同一语意既可用网络语言来表达,也可用古诗词来表达。请对比阅读下面两组网络语言与古诗词,你更喜欢哪种表达方式?并说明理由。
网络语言:主要看气质。
古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网络语言:约饭吧。
古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答案 (示例一)我喜欢用网络语言表达。网络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更有利于年轻人之间的表达交流。
(示例二)我喜欢用古诗词表达。古诗词含蓄委婉,意蕴丰富,引人联想,能显示出一个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科学上网最重要
【六】
1.腾讯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微信公众号,家长通过该公众号绑定孩子的QQ及微信后,即可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消费记录,甚至还可以禁止一些游戏软件的运行;如果孩子不听话,还可以“一键禁止所有游戏”。
某班据此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是“我看‘成长守护平台’”。请积极参与讨论并简要陈述看法。
答案 (示例一)反对(或不需要)。“成长守护平台”实际上是监视学生玩游戏,对学生不信任。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而不是“一键禁止”。
(示例二)赞成(或需要)。中小学生缺乏自觉性,容易沉迷于网络,需要外力严格要求。“成长守护平台”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真正守护着学生的成长。
2.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影响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于我们来说,互联网时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有人说“用好互联网主要靠自控”,也有人说“用好互联网主要靠严加管控”,又有人说“用好互联网要靠自控与管控相结合”,你同意哪个观点?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我同意“用好互联网要靠自控与管控相结合”这个观点。理由:用好互联网需要我们学会自控,不沉迷于网络架构出来的虚拟世界,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同时也需要家长、学校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限制使用时长,使用“青少年”模式,屏蔽不适合孩子观看的内容。只有将“自控”与“管控”相结合,才能发挥互联网的最大效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给学生了解、认识、探索外面的世界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同时也给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它给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正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对待互联网,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既要利用它的“利”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要看到它的“弊”,防微杜渐。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去弊兴利才能充分发挥其对人类文明的积极作用。
小 结
作业
1.搜集“国际互联网”相关知识。
2.再读课文,与父母、同学展开讨论“文明上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