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3 13:3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曹操
《龟虽寿》
学习目标
01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把握感情。(重点)
02
品味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难点)
03
培养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
导 入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王敦,每次喝完酒后,就咏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并以铁如意击打酒壶,以致于酒壶全部缺了口。他为何对这段文字情有独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曹操的《龟虽寿》。
知人论世,积累知识
【一】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走近作者
曹操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其诗歌多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探寻背景
借助注释,初读诗歌
【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朗读诗歌
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歌。
答案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能够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保持心情愉悦,也可以长寿。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翻译诗歌
涵泳推敲,品读诗歌
【三】
此诗先写神龟、腾蛇,有什么用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
终结,这里指死去
用意:诗人引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说神龟纵然活了三千年,也难免死亡。诗人以“神龟”“腾蛇”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也表明,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诗人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
“志在千里”中,“志”指的仅仅是年老的千里马的志向吗?请说明理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骏马,好马
马槽
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不是。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体衰老,但是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烈士暮年”,写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依然有志向,想干一番事业,奋斗的心不会消沉。“壮心不已”,说明人要永不停止地追求理想,体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直抒胸臆,是全诗的核心,体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雄心和决心。
赏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长寿
赏析:这四句诗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盈”是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长;“缩”是亏的意思,可以引申为短。这就是说,人的寿命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最后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各章都有,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探究写法,提升技法
【四】
1.这首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答案 人生哲理的感叹——壮怀激烈的高歌——哲理的思辨。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认为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当堂检测

A项“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误,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C项“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误,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的结束语,无实际意义。《观沧海》这首诗应为“借景抒情”,“都直抒胸臆”错误。
2.按要求默写句子。
《龟虽寿》中千古传诵,表现人虽然老了但是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是一首咏志诗,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表达了乐观积极、锐意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奋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