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学习目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习惯。(重点)
4.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重点)
3.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重点)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曾随北魏孝文帝巡视北方各地,因官职之便,得以游历黄淮地区。他爱好游历,酷爱自然,勤于著述,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
著有《水经注》四十卷。
热爱旅游
善写游记
著书一本
郦道元何许人也?
背景链接
出处
内容
影响
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水经注》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合称“四大名注”。
瞿塘峡以“雄”著称,悬崖陡立,流水凶猛,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kuí)”之誉。
长江三峡
巫峡以“秀”著称,峡谷两岸树木繁茂,林中猿鸣声令人动容感伤,正如课文中所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西陵峡以“险”著称,峡中河道混乱,险滩无数。古人道“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有哪位朋友听说过或者了解过三峡?
旅游嘛,最主要是放松身心,接触大自然,下面就由我带大家去看一下,这个景点到底有哪些优美的景色可以看。
原文欣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ɡ),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ɡ)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jùn)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zhuǎn)/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ɡ)。”
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层次
第
一
部
分
写三峡山的特点
山高
岭连
狭窄
第
二
部
分
写三峡四季景色
春
冬
夏
秋
三峡两岸青山叠翠,风光秀丽,峡谷中白浪滚滚,波涛汹涌,它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
emm……这篇游记有些年头了,有哪位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给大家用白话文讲解一下?
课文翻译
三 峡
自三峡 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如果不是。
完全没有。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译 文
同“缺”,空隙、缺口。
正午。
半夜。
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译 文
到了。
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倘若。
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译 文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甚,很。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 文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霜的早晨。
天刚放晴。
肃杀。凄寒。
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凄惨悲凉。
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所以。
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泛指衣服。
感谢您的白话文讲解,下面小郦来为大家详细讲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长)
(多或连绵)
(高峻)
(山高峡陡)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ɡ),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山
句子赏析:
这句话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重”“叠”“隐”“蔽”互相补充,从正面描写出了山的高度,刻画出了山的高峻陡峭。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小郦讲解时间……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盛大、凶险)
(湍急)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至于/夏水/襄(xiānɡ)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
夸张、对比
(奔放)之美
知识点睛
正、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通过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侧面写出了夏季江水流动迅疾的特点:“千二百里”的路程朝发夕至,突出行船之快,衬托江流之急;又以乘飞奔的马、御风飞行作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夸张答题规范: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突出表现了……的情感。
听说有摄影师非常喜欢小郦的作品,想要根据其文《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进行拍摄,大家觉得可以拍摄怎样的画面?站在哪里拍?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jùn)茂,良多/趣味。
1.拍摄角度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视)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仰视)
写作手法1:俯仰结合
2.哪些景物适合拍视频?哪些景物适合拍照片?
(1)绿潭、绝、怪柏、倒影,(拍照:静态)
(2) 素湍、回清、悬泉瀑布(拍视频:动态)
写作手法2:动静结合
3. 水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绿潭、素湍(直接描写水的清澈)
(2)回清(间接描写水的清澈)
写作手法3:正侧结合
4. 本段有一句话能够概括春冬之景的特征: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一个词概括春冬之景:
清幽之美
1.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引用渔者的歌谣从侧面写出三峡山高峡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秋天景象的特点:
肃杀凄婉
小郦提问时间……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zhuǎn)/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ɡ)。”
“猿啼”常象征的情感
猿的号叫听起来声音凄厉,类似于人的悲凄号哭声,因此我国古代诗人常将其用以暗示感伤之情,例如:
陶渊明
杜甫
李端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xùn)田舍获》
《登高》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山
水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延绵不绝
山势高峻
四季景色各不相同
景点的特色还是很明显的,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总结一下
山
水
延绵不绝
山势高峻
夏季
春冬
秋季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千二百里,朝发暮至。
水势浩大
水流湍急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
水退潭清
风景秀丽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水枯气寒
猿鸣凄凉
三峡之景,山容水意,四季分明,各具情态: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其形可谓( )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其峰可谓( )矣。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其势可谓( )矣,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行可谓( )矣。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其景可谓( )矣。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其境可谓( )矣,
高猿长啸,哀转久绝,其声可谓( )矣,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其情可谓( )矣。
长
高
险
快
清
凉
悲
哀
作者笔下的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什么特征?
季节
景物特征
夏天
春冬季
秋季
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
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游客提问时间……
2.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水?
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高峻的山才有江流湍急的水势,所以从山写起。
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最具特点。再写春冬之时的活水,最后再写最悲凉寒肃的秋水。
3.为什么用单字形容景物?
“清”“荣”“峻”“茂”,四字一组,一字一景,分别写了清澈的江水、繁荣的树木、峻峭的群山、茂密的花草,精当、简洁。
这种手法叫作“大笔点染”,即抓住一个重点之后围绕这个重点来描写。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四字。写秋季景色,着“寒”“肃”“凄”“哀”四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略无阙处
同“缺”,空隙、缺口。
文言知识储备时间……
通假字
古今异义
区分古义与今义
至于
或
虽
良
古义
今义
是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
有时
即使
甚,很
表示另提一事
或者
虽然
良好
一词多义
词语多种用法意义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如果
属
属引凄异
动词,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名词,类
疾
不以疾也
形容词,快
君有疾在腠理
名词,小病
绝
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不通
哀转久绝
动词,消失
或
或王命急宣
动词,断绝,不通
或以钱币乞之
代词,有的人
虽乘奔御风
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
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词类活用
倒装句:
清荣峻茂
[省略主语,即“(水)清(树)荣(山)俊(草)茂”]
省略句:
有时朝发白帝
[状语后置,即“有时朝(于)白帝发”]
文言句式
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也作“重峦叠嶂”。
朝发夕至: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便利。
原文为“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成语积累
总结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对比阅读
最后来一个打假声明啊。最近有人说我的文章是抄袭了唐朝一个叫李白的诗。其实,我比他早出生好多年。不过,《早发白帝城》的确不错,值得一读。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与本文都描绘了三峡风光,试比较其异同。
《早发白帝城》
《三峡》
同
异
都描写了三峡的水流和猿啼
体裁是诗歌
体裁是散文
用猿啼衬托行船之快和心情愉快
用猿啼渲染秋天的萧瑟气氛
艺术特色
分析全文的艺术特色
有张有弛,动静结合
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静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态,文气激烈紧张。先弛后张,前后节奏反差强烈,扣人心弦。以局部为例, “回清”是动,“绿潭” 是静,一起一伏,动静相间,其妙无穷。
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春夏秋冬四季齐全,山水草木面面俱全。语言简练,但生动逼真,让人叹服,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仅八字就写出了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展现出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使人如临其境。
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文章紧扣三峡雄伟秀丽的总特征和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下笔。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
板书设计
三峡
总写山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高峻美
四季之美
夏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水势浩大)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流湍急)
奔放美
春冬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瞰)
清幽美
秋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萧瑟凄清)
高猿长啸,渔者悲歌(凄异哀转)
凄异美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
绝 怪柏,悬泉瀑布(仰视)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