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15《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15《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09: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
2.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课前准备: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写字笔和本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好的准备是同学们的听课状态,你们准备好了吗?
( 准备好了!为同学们响亮的回答点赞。 )
(出示“赞”)
(依次出示“赞、礼赞、白杨礼赞”)
哪位同学说说赞是什么意思?
“礼赞”呢?
白杨礼赞又是什么意思呢?
“白杨礼赞”的意思就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在作者心中,白杨树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什么值得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赞美呢?今天,请让我们一起学习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感悟白杨树的精神风貌吧。
板书:白杨礼赞
找个同学帮老师写一下作者的名字。
板书:茅盾
(出示课题)(纠正字形,或者让学生介绍作者)
二、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有努力学习的方向,请你把学习目标告诉同学们。(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
2.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三、检查预习
凡事预则立,预习是学好课文的前提,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识记。(出示检查预习)
(找三个同学)那个同学,你来读第一行;某某同学,你来读第二行。这个同学,你到前面来板书这两个词语,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四、品形象
文章题目是“白杨礼赞”,白杨树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描绘白杨树外形的文字。
请问同学们,描绘白杨树外形的文字主要集中在第几段?(第5段)( 出示品形象一:朗读第5段,边读边做一些朗读标记,品读白杨树的形象美。)
至少找三个同学读,并找学生点评。
(出示品形象二:请完成下面的表格,品析白杨树的外形特点,了解其内在精神。)
找学生回答。
五、悟精神
一切景语皆情语,第5自然段不仅描绘了白杨树的外形美,还揭示了其内在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白杨树还有哪些内在的精神品格值得作者礼赞呢?
请同学们朗读第7、8自然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些意义揭示出来的?
(出示悟精神,解读象征)
请同学们对这两个自然段进行圈点批注,看看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示例:第7段,(欲扬先抑,比喻,对比)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为了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 “伟丈夫”形象,突出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同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 “好女子”和下文的“伟丈夫”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同学们可以先说出运用的写作手法,再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揭示了白杨树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来: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由树及人;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日军民——“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或四个反问句错落有致,构成一组排比句,将白杨树与北方抗日军民建立起联系,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思想不断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第8段,直接抒情,通过主旨句直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我们欣赏了白杨树的外形,了解了它的象征义,感悟了它的精神和品格,如此形神皆美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段落。(第2段)
(出示析环境:文章第2段,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黄土高原景色,这高原景色的描写对刻画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 高原景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黄绿错综,色彩分明。描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白杨树的出场铺垫、蓄势。)
六、赞白杨
白杨树的生存环境不平凡,白杨树的外形具有力争上游的特质,白杨树象征义又是如此丰富,赞美之情在作者心里油然而生。
(出示赞白杨。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章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找学生读,指导读)
从这些抒情句子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热情洋溢地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这些抒情句子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白杨树的不平凡贯穿全篇,串联起白杨树的生存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不平凡这些材料。请问同学们,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
(预设答案:不是,借赞美白杨树赞美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呢?直接赞美抗日军民和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精神不行吗?
(预设:不行。因为本文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同学们预习得很好,能从文本预习提示上去找答案。
(出示背景:这一年,作者目睹了北方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到重庆后写下《白杨礼赞》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当时作者生活在特殊形势下的重庆,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手法,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因此,本文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是抒情散文;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又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出示学抒情 托物言志散文往往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志向。这类散文常常先细致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然后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志向。)
看板书小结:
白杨礼赞
茅盾
外形 象征 精神
托物 言志
小结: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先由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白杨树,然后细致描绘白杨树的外形,接着使用象征手法,使白杨树人格化,赋予它不平凡的品格,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广大农民、战士,讴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直接抒情的句子贯穿全篇,使人在细致描绘的自然物中,感受到意在言外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对北方军民的赞美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现在,请让我们怀着对北方军民的崇敬之情再来礼赞白杨吧!
(出示读情感:演读抒情句)
白杨礼赞
(师)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女) 你看,它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男) 你看,它力争上游,紧密团结,
(合) 你看,它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女)这就是白杨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合)决不是平凡的树!
(师) 你听,澎湃的礼赞之声:
(女)白杨树,你伟岸正直!(男)白杨树,你坚强挺拔!
(女) 你是树中的伟丈夫!(男)你是树中的伟丈夫!
(师) 你见证了华北平原的血与火!
(合)你象征了中国人民朴质坚强的品格!
(女) 我赞美白杨树!(男)我赞美白杨树!
(合)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合)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图片
七、延伸拓展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在通往民族复兴大道的新征程上,很多人在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他们吧。
老师想赞美黄文秀,她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勇敢挑起全村脱贫重任,不惜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陈祥榕,杜富国,袁隆平,顾诵芬等等。)
你想赞美谁?请说出名字和理由。
(预设:
我想赞美张桂梅,她胸怀梦想、矢志不渝,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我想赞美王亚平,因为她对祖国的热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义无反顾,从参加航天员选拔到身穿航天服为国出征太空,她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航天梦,我们通过她看到了更美的太空。)
我们生长在新时代,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尽情地进行礼赞。但我们也可以学习使用象征手法,来托物言志,丰富文章内涵。
(出示写作练笔)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