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新闻作品收入《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文体链接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有时则可省略。消息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包含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要素。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概括内容——胜利渡江
主体:阐述具体内容
时间地点
敌军溃败
我军竞渡
结语:热情赞美——英雄式战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总述渡江战役概况
主体
中路军:取得大捷(略写)
西路军:所向披靡(稍详)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主旨点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的情况,表现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流露出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叙述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经过,突出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气势,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
字音字形
芜湖(wú) 摧枯拉朽(xiǔ) 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 歼灭(jiān)
要塞(sài) 泄气(xiè) 签订(qiān) 督战(dū)
词语释义
1. 要塞 :指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2.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3. 摧枯拉朽 :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本文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自主学习
课内精读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考点:导语的作用)“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一句导语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导语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全文。
2.(考点:句子赏析)说说你对“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的理解。
这里的“风平浪静”,明显不完全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而“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透露出胜利者乐观轻松的心情。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考点:内容概括)朗读课文,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导语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2.(考点: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议论。从两方面分析了我西路军取得胜利的原因,突出了我军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3.(考点: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文章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①详略处理得当,不平均用笔力,更能突出文章中心;②详写东路军的战况是因为东路军遭遇之敌防线巩固、抵抗较为顽强,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这样的详略安排更能突出解放军英勇善战。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芜湖(wú) 歼灭(qiān) 泄气(xiè) 摧枯拉朽(xiǔ)
B.溃退(kuì) 荻港(dí) 督战(dū) 锐不可当(dǎng)
C.要塞(sài) 签订(qiān) 蛮横(hèng) 同仇敌忾(kài)
D.区域(yù) 逃窜(càn) 业已(yǐ) 负隅顽抗(yú)
C
【解析】A.歼(jiān);B.当(dānɡ);D.窜(c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封锁 激战 锋芒必露 迫不及待
B.横渡 焦燥 妇孺皆知 一诺千金
C.标谤 磅礴 锲而不舍 义不容辞
D.扩展 协定 气冲斗牛 毫无斗志
D
【解析】A.锋芒毕露;B.焦躁;C.标榜。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______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______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A.英勇 度过 营业 排山倒海
B.英勇 渡过 经营 摧枯拉朽
C.英雄 渡过 营业 摧枯拉朽
D.英雄 度过 经营 排山倒海
B
4.(2022广安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长期滥砍滥伐造成的。
B.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几个学校的老师都获得了政府的表彰。
C.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D.城乡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
C
【解析】A.句式杂糅,重复累赘,可删去“因为”和“造成的”;B.表意不明,可把“几个学校的老师”改为“学校的几位老师”或“几所学校的老师”;D.语序不当,应将“合理开发”与“精心规划”互换位置。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也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能够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创造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诸多奇迹。
②带着感情学党史、带着责任用党史,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③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④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A.③④①② B.①②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A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开头的黑体字部分是电头,也称为“消息头”。
B.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往往蕴含于字里行间。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
D.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所以在叙事的过程中不能插入议论。
D
【解析】D.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综合运用
7.【核心素养·语言运用】2023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渡江战役胜利74周年。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聚焦新闻]在“关注时事新闻”环节,请你为小舟同学收集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人民网北京2022年9月30日电 今天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组织官兵来到驻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烈士。官兵们通过敬献花篮、瞻仰纪念碑等方式,深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在坚定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的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了强国强军的政治热情。
“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我们要时刻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历史和先烈精神,勠力前行,担负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职责使命。”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警勤中队战士杨有为说。
示例:烈士纪念日,武警官兵以多种形式缅怀先烈
(2)[模拟采访]在“采访渡江作战老英雄”环节,小明同学要模拟采访一位战斗英雄。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帮助他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示例:①请问您所在的部队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②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③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忆起当时渡江的情景,您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迁移【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最美的流星
包利民
①天黑透了,枪炮声已渐渐停止,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暂时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经过一天的激战,两翼的阵地已落入敌手。这个营所在的阵地已被分割合围,情势非常危急,而且伤亡惨重。如果天亮敌人发起进攻,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大家都很担忧。
②李小豪仰卧在战壕里,剧烈的心跳好长时间才平缓下来。他望向黑沉沉的天空,这本是一个很晴朗的夜,没有月亮,星光都点点地闪现出来。蓦地,一颗流星拖着一条光尾划破夜空,消失于远方。身旁的战友张南也看着星空,说:“天上一颗流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不知谁又要牺牲了!”李小豪说:“迷信!咱们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那流星还不下成雨?”张南躬起身子,说:“那是白天,你能看见吗?”说完又重重地躺下,叹了口气说:“要是明早敌人再发起进攻,可怎么办呢?”李小豪亦是无语。
③这时,战壕那边一阵骚动,两人忙奔过去,只见负重伤的副营长已经牺牲了。那一刻,两人都想起了刚才那颗流星。营长阴沉着脸说:“咱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应该派人突围出去,向主力部队汇报战况,然后里外夹击歼灭敌人!”由于电台损坏,和大部队早已联络不上了。张南挺身而出:“营长,我突出去!带主力部队连夜赶回来,把敌人全消灭掉!”营长看了看张南,点了点头,拿出一颗信号弹装进手枪,交到张南手里,说:“大部队要开始进攻的时候,你打出信号弹,我们就反攻!”张南把手枪往腰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
④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枪声,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特别是李小豪,更是坐卧不安。良久,枪声停止了,战壕里一阵沉寂,每个人都望向黑沉沉的远方,也不知张南有没有突围成功。大家能做的,只是这种煎熬般的等待。时间缓慢地流逝着,李小豪目不转睛地盯着夜空,并没有流星再划落,张南应该没事吧!
⑤已近午夜,一些战士已经睡着了,而李小豪依然望着夜空,此时他最怕的,就是有流星,他也有些相信张南的话了。张南和他不仅是战友,还是同乡,两人一起参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们都在一起。正自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闪过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片茫然和悲哀,张南完了!直到身边的战士抄起武器,远处也传来枪声,他才蓦然惊觉,那不是流星,是信号弹,是张南打出的信号弹!随着营长的一声“冲”,他们跃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扑去。
⑥李小豪得知好友张南没事,信心大增,他一边冲一边灵活地躲闪着敌人的火力。喊杀声震天,主力部队已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反包围成功。在炮火的光亮中,李小豪忽然看见了张南,他正向阵地上的残敌射击。李小豪刚跑过去,张南却忽然一晃栽倒在地。李小豪扑过去抱起他,见他头上和胸前都冒出血来,一时心慌,大喊他的名字。张南睁开眼睛,见
是李小豪,吃力地说:“我是不成了!兄弟,刚才你看见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一眼夜空,含着泪说:“我看见了,那个流星最大,最好看!”同时,他想起了那颗美丽的信号弹。张南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⑦许多年过去,枪炮之声早已成了遥远的回忆,李小豪常常在夜里醒来,望向窗外的星空。偶尔会看见流星,他的心就会风起云涌。是的,这许多年中,这一辈子,他再也不会看见那个漆黑的夜里,那颗带着希望的星星从黑暗中升起。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流星,让他心里时时划过怀念与感动。
(有删改)
8.(考点:梳理行文思路)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心理。
情境 故事情节 人物心理
一望夜空 我军被围,情势危急 担忧
二望夜空 ① 坐卧不安
三望夜空 张南无讯,错以为亡 ②
四望夜空 ③ 心慌
再望夜空 回忆往事,难忘战友 ④
张南请战,大家等待
茫然和悲哀
反击成功,张南受伤(牺牲)
怀念与感动
既指自然界真正的流星,也指张南发出的信号弹,更指张南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战士们,饱含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9.(考点:标题的含义)分析选文标题中“流星”的含义。
10.(考点:句子赏析)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战友们的紧张以及对张南的担心,也表现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11.(考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细节描写)。表现张南完成任务、目睹我军反击成功后的欣慰与自豪,也表明张南光荣牺牲。
技法点拨
如何概括新闻内容
【提问方式】(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若干个字)(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文字叙述的主要内容。(3)请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一句话新闻。
【答题技巧】(1)一段文字。①读文段,明确该段文字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些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②筛选重点词语(句子),归纳主要意思。重点词语可参照“何人、何时、何地干何事,结果如何”的模式来寻找;③根据字数限制,按照答题模式组织语言答题。
(2)两段或两段以上文字。①读文段,明确每段说什么,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分、并列、导语与主体的关系等),确定新闻的导语部分;②重点筛选导语部分,归纳主要意思(抓主要内容、抓共同点);③根据字数限制,按照答题模式组织语言答题。
【答题模式】何人在何时何地干何事结果如何(根据字数限制确定保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