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合作
产业转移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表现出产业跨区域转移的现象。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倘若要素供给状况恶化,比如工资上涨、劳动力供给紧张、环保约束加强等,使得生产成本增加,生存压力加重,企业不得不向
生产要素供给较好的地区转移。
②再有就是经营环境欠佳,比如税负偏重,竞争对手增加,市场需求减少,一部分生产难以为继的企业将被迫向外转移。
一些经营较好、发展较快、有较强实力的企业,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谋取更佳效益。这是成熟企业对外扩张的重要战略。
要素约束因素:
市场因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布局优化和协调发展。
政策因素:
产业跨区域转移,受制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企业迁移前后的生产成本和综合效益,受到生产要素、地理位置、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转出地以“推力”为主,企业转入地以“拉力”为主。
其他因素:
手机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非洲有更丰富且低廉的劳动力,且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市场竞争小。
2011年,中国某品牌手机在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开业,这是中国电子制造业第一次“出走”非洲,产品风靡非洲,深受广大非洲兄弟喜爱的“非洲手机之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电子制造厂家,后来该品牌手机陆续在埃塞俄比亚开了多家制造工厂。促使中国的该品牌手机在非洲建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特点: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特点: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第三次产业转移:20世纪80—9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推动产业提升,将劳动密集型及一部分低端制造业向东盟及我国东部沿海转移。
第一次产业转移: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确立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先地位后,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欧洲、日本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20世纪60—80年代,科技革命推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加速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化工、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拉丁美洲等地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的三次大的产业转移
当时我国环保要求不严,经济水平低;在中国化工生产成本低,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好。
山东青岛某化工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19日在青岛市黄岛区成立。该公司属于韩国人独资控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销售对二甲苯及其相关石化产品等。为什么2003年韩资化工企业到青岛建厂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转出地
转入地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主要是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主要是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产业转移能够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0年前后珠江三角洲许多制鞋、玩具制造企业纷纷迁往江西,这些企业的迁入,对江西有哪些影响
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课后练习
下图表示某产业的转移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软件制造 B.玩具制造 C.航天工业 D.生物工程
2.导致该产业转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B
D
3.该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A.转移污染物
B.寻求企业发展的最优区位
C.扩大企业影响力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下图表示某产业的转移过程。据此完成1~3题。
课后练习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