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一单元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背
景
链
接
诺贝尔奖
分设六个奖项
物理
化学
生理学
或医学
文学
和平
经济学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的分类
首届诺贝尔奖
于1901年12月10日
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
课堂·导入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人物·介绍
诺贝尔( )
字
词
学
习
挪威( )
颁发( )
瑞 典( )
字词注音
ruì
nuó
nuò
bān
整
体
感
知
朗读课文,并填充下列内容。
导语:
主体:
背景: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奥斯陆举行。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整
体
感
知
第一部分(①):
第二部分(②-④):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课
文
精
讲
第一部分(第1段)
再读课文,思考: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课
文
精
讲
2.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开门见山、高度浓缩、简明扼要。
特点:
课
文
精
讲
第二部分(第2一4段)
再读课文,思考:
3.第2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课
文
精
讲
4. 第3段中,作者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课
文
精
讲
5.末段交代消息背景,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
进一步让读者明白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和评议程序,达到“科普”的目的。
2
同时再一次表明诺贝尔奖整体设置历程的慎重性。
深
入
探
究
消息注重客观性,强调“用事实说话”。再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说说你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看法。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部分写道:“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这是创始人诺贝尔的遗嘱,更是诺贝尔奖一贯的颁发依据。
深
入
探
究
主体部分
介绍首届诺奖的获得者有:伦琴、范托夫、贝林、普吕多姆、迪南和帕西。这些人无一不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
用事实说明当该受奖。
后半部分
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情况、资金来源和管理评议的方法,使得读者对诺贝尔奖有了更为清晰、全面和透彻的了解,不回避,不夸大,完全用事实说话,值得肯定。
总分的文章结构。
报道中的导语部分,总体概括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然后下文重点介绍了首届获奖者的一些资料及诺贝尔奖的机构等一系列知识。这样处理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写作·指导
艺术特色
主
旨
归
纳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顾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结
构
梳
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背景
介绍获奖人员
明确颁奖程序
崇尚科学
激励创新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与获奖评议
主体
拓
展
延
伸
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他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当时,有5个人被炸死,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另外4个也是他的亲密助手。当诺贝尔的母亲得知次子惨死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此大受刺激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人们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诺贝尔,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
可是,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就在爆炸惨案发生几天后,人们就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船,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原来,大难不死的诺贝尔在被当地居民赶出来后,跑到这里来继续他的实验工作了。终于,诺贝尔经过反复实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久,他又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01
拓
展
延
伸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5年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获奖理由: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