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2 与朱元思书
自主学习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诗文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他还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相关背景
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去隐居。
文体链接
骈文是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句式上,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上,注重用典和藻饰。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本文从行船途中所见出发,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寄情山水的愿望。
字音字形
piǎo( 缥 )碧 xuān miǎo( 轩邈 )
窥谷( kuī ) 经lún( 纶 )
泠泠作响( líng ) 嘤嘤成韵( yīng )
千转不穷( zhuàn ) 横柯上蔽( kē )
鸢( yuān )飞 lì( 戾 )天
自主学习
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
(2)千转不穷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古今异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 今义:或许,应允
(2)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3)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4)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穷尽 今义:贫穷
3.一词多义
(1)绝 ①天下独绝 没有能赶上的
②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断绝
(2)上 ①负势竞上 向上
②横柯上蔽 在上面
(3)百 ①一百许里 确数,十个十
②猿则百叫无绝 概数,表示很多
(4)直 ①直视无碍 直接
②争高直指 笔直
4.词类活用
(1)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2)猛浪若奔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3)互相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4)望峰息心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5)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6)风烟俱净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7)皆生寒树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心生寒意
(8)负势竞上 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5.重点实词与虚词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俱:全,都 共:同样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从:跟、随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从 至:到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皆:全,都 缥碧:浅青色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湍: 湍急的水
甚箭: 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若:好像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负:凭借 轩:高 邈:远
(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8)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相鸣:互相和鸣 韵:和谐的声音
(9)蝉则千转不穷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穷:穷尽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1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柯:树木的枝干
6.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它们)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就像奔腾的骏马。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名句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中总写富春江特点的句子是: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3)直接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4)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陶冶净化心灵)的句子是:
(5)《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课内精读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奇山。①视觉:“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出了山之高峻(化静为动)。②听觉:泠泠的水声,嘤嘤成韵的鸟鸣,千啭不绝的蝉鸣,百叫无绝的猿,写出了山之静(以声衬静)。
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的?请简要分析。
2.作者在描摹“异水”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举例分析。
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如“游鱼细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鱼群穿梭,不仅衬托出水之清透,且逗人游兴,给山水增添无限生机。又如“直视无碍”,从游人的角度,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都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之情。
4.《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两位作者怎样的相同的思想感情?
议论。既烘托出山水的“独绝”,又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爱美好的大自然,欲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A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他还善于用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皆以抒情见长。
B.“与朱元思书”中的“与”是“给”的意思。朱元思,作者的友人。“书”,书信。题目表明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
C.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它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的“骈偶”。
D.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吴均,字书庠;李白,字太白等。
【解析】A.这三篇文章皆以写景见长。
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与朱元思书》全文。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改)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这里指游客。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chōnɡ):夕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从流飘荡 从:
(2)泉水激石 激:
(3)鸢飞戾天者 戾:
(4)安可为俗士道哉 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跟、随
冲击,撞击
至、到达
说,谈论
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
3.甲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富春江山奇水异,水清澈透明,千丈见底,如奔腾的马;山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4.试分析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似之处。
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洗去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参考译文·乙】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中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气。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告诉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如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穿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的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受,哪能和俗人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