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美丽的颜色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美丽的颜色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23: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9 美丽的颜色
自主学习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撰写了其母的传记《居里夫人传》。
知识链接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背景
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母亲居里夫人不平凡的一生。本文节选的是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艰苦的环境中提取镭的过程,歌颂了居里夫妇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坚忍执着的科研精神。
字音字形
简陋( lòu ) zào( 燥 )热 冻僵( jiānɡ )
炽热( chì ) 沸腾( ténɡ ) 镭( léi )
钋( pō ) 沉淀( diàn ) 幼zhì( 稚 )
轮kuò( 廓 ) zhì(( 窒 )息 咽喉( yān )
溶液( yè ) duó( 踱 )步 lì( 沥 )青
骤雨猝至( zhòu cù ) 筋疲力尽( jīn )
自主学习
词语释义
1. 炽热 :温度高,极热。
2. 吹嘘 :夸张地宣扬。
3.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4.和颜悦色: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5.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课内精读
1.(考点:标题的含义)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2.(考点:词语赏析)第1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不矛盾。
3.(考点: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第12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难以提取,发现它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4.(考点:写作手法)本文在叙事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等。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角度,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踱步(duó) 崎岖(qí) 骤雨猝至(cù)
B.沉淀(diàn) 荧光(yíng) 简陋(lòu) 筋疲力尽(jīnɡ)
C.窒息(zhì) 咽喉(yān) 轮廓(kuò) 和颜悦色(yuè)
D.吹嘘(xū) 沸腾(tén) 冻僵(jiānɡ) 小心翼翼(yì)
C
【解析】A.炽(chì);B.筋(jīn);D.腾(té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微妙 沥青 潜心贯注 如释重负
B.躁热 炼制 沥尽心血 轮廓清晰
C.骤雨 茏罩 层出不穷 聚精会神
D.迟钝 闪耀 截然不同 入目三分
A
【解析】B.燥热;C.笼罩;D.入木三分。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______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______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吃的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______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______。
A.简陋 气力 搅拌 筋疲力尽
B.简单 气力 搅动 心力交瘁
C.简单 精力 搅拌 心力交瘁
D.简陋 精力 搅动 筋疲力尽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故,过马路时我们应当小心翼翼,严格遵守。
B.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永葆一颗热爱阅读的心。
C.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长度内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千万不要整天浑浑噩噩,白白地虚度光阴。
B
【解析】A.缺宾语,可在“遵守”后加上“交通法规”;C.否定不当,应删去“切忌”或“不要”;D.“白白地”和“虚度”重复,可将“虚度”改为“度过”。
5.(2022云南中考)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
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A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玛丽·居里。
B.居里夫人原籍波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C.《美丽的颜色》体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与科学家的坚守和乐观精神。
D.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他人记述;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A
【解析】A.作者是艾芙·居里。
综合运用
7.【核心素养·思维能力】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范。
(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
(3)请根据居里夫人的相关故事,补写下联。
上联:天道酬勤,荣膺夫妻母女三诺奖
下联:
示例:厚德载物,勇攀物理化学两高峰
阅读迁移【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我的父亲冯友兰
宗 璞
①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那凄冷的夜晚,父亲那永远在思索的头脑进入了永恒的休息。
②我从小至大,直到后来工作,都没有离开家。尤其是母亲去世以后,照顾父亲就成了我的重任。我常觉得,我不只对父亲尽孝心,我是对中国文化尽一个中华儿女的孝心。
③从日常生活中,我觉得父亲的精神有两点应该说一说,一是爱祖国,一是爱思想。
④爱祖国不是空泛的,他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人,爱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更爱祖国的文化。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感情。他曾自己给北大的亭台楼阁起名字,我记得现在鸣鹤园小山上的亭子叫做西爽亭。那时人们很少有闲情逸致,顾不上他的这些创作。他的头脑是
一座资料库,除了藏有大量经史典籍,还有大量诗文。他常在三松下小坐,津津有味地背诵。一次我们比赛,他把《秋兴八首》一字不漏地背出来,我却不能。他坐在那里,思接千里,联系着祖国的历史和未来,联系着祖国的天空和大地。他对祖国的深切感情使他永远不离开祖国的土地,终生在这片土地上服务。
⑤父亲热爱思想。他在《新原人》里说,人的特点就是有觉解,也就是有思想。有了思想的光辉,世界才有意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也是父亲常爱引用的。因为无时无刻不在思想,他对外界事物,尤其是生活琐事有些漠然。一次我回家,母亲包了些饺子,等到要煮时,却找不到了,找了半天,后来才发现父亲正坐在这盘饺子上思考问题,他毫无察觉。
⑥作为数十年都在父亲身边的女儿,照理说对他应该有深入的了解。但是我无哲学头脑,只能从生活中窥其精神的万一。根据父亲的说法,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他自己就总在思索,在考虑问题。因为过
于专注,难免有些呆气。他晚年耳目失其聪明,自己形容自己是
“呆若木鸡”。其实这些呆气早已有之。抗战初期,几位清华教授从长沙往昆明,途经镇南关,父亲手臂触城墙而骨折。金岳霖先生一次对我幽默地提起此事,他说:“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已经骨折了。”这是形容父亲爱思索。他那时正是因为在思索,根本就没有听见司机的话。
⑦父亲自奉甚俭,但不乏生活情趣,也有豪情奔放、潇洒闲逸的时候,不过机会较少罢了。一九二六年父亲三十一岁时,曾和杨振声、邓以蛰两先生,还有一位翻译李白诗的日本学者一起豪饮,四个人一晚喝去十二斤花雕。六十年代初,我因病常住家中,每天傍晚随父母到颐和园包坐大船,一元钱一小时,正好览尽落日的绮辉。一位当时的大
学生若干年后告诉我说,那时他常常看见我们的船在彩霞中漂动,觉得真如神仙中人。我觉得父亲是有些仙气的,这仙气在于他一切看得很开。在他的心目中,人是与天地等同的。“人与天地参”,
我不止一次听他讲解这句话。《三字经》说得浅显,“三才者,天地人。”既与天地同,还屑于去钻营什么!那些年,一些稍有办法的人都能把子女调回北京,而他,却只能让他最钟爱的幼子钟越长期留在医疗落后的黄土高原。一九八二年,钟越终于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流尽了汗和血,献出了他的青春和生命。
⑧父亲的呆气里有儒家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地步;父亲的仙气里又有道家的豁达洒脱。秉此二气,他穿越了在苦难中奋斗的中国的二十世纪。他一生便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篇章。
(有删改)
8.(考点:内容概括)文章第③段中写道:“我觉得父亲的精神有两点应该说一说,一是爱祖国,一是爱思想。”父亲的“爱祖国”“爱思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能将《秋兴八首》完整地背出来
父亲的精神 事例
爱祖国 给北大的亭台楼阁起名

爱思想 ②
因专注思考未听见司机提示,导致手臂骨折
坐在饺子上思考问题而毫无察觉
9.(考点:句子理解)“赘笔”指多余的笔墨,你认为文章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属于赘笔吗?请说明理由。
不属于。这一句写钟越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看似多余,但结合前文内容可知,这件事恰恰反映了父亲“人是与天地等同的”的观点和不屑于钻营的性格特点。
10.(考点:文意理解)作者说自己只能从生活中窥到父亲精神的万一,认为“父亲的呆气里有儒家的伟大精神”“父亲的仙气里又有道家的豁达洒脱”,你是怎么理解这一看法的?请简要谈谈。
父亲勤于思考,且专注于思考,而在这种思考中常常忘记现实,显得父亲有些“呆气”,这种思考与儒家“自强不息”的思想一致;父亲将一切看得很开,他认为“人是与天地等同的”,不屑于钻营,思想豁达,有些“仙气”,这与道家的豁达洒脱一致。
11.(考点:叙事视角)本文是从什么视角来叙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作者从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进行叙事,对父亲生前“爱祖国”“爱思想”的事例予以回忆,更具真实性、更加亲切自然,也便于作者表达对父亲的敬佩、思念之情。
技法点拨
人物形象的分析
【考点分析】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
【方法技巧】①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如通过肖像、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来分析;②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③通过典型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①用判断句表达:×××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②分点列举式:×××的性格特点:特点一+分析;特点二+分析;特点三+分析。
【易犯错误】没有读懂故事情节;没有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环境;用词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