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6 23:2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8 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传记作品重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历程。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作家》(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三大师》等。
知识链接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创作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一,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文体链接
传记,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传记即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并非虚构。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列夫·托尔斯泰
主旨点睛
这篇人物传记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及其精神世界,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与赞美。
字音字形
胡髭( zī ) 长髯( rán ) 两颊( jiá )
黝黑( yǒu ) 一绺( liǔ ) 鬈发( quán )
穹顶( qióng ) 禁锢( gù ) 锃亮( zèng )
càn( 粲 )然 貂皮( diāo ) 甲胄( zhòu )
zhì( 滞 )留 轩昂( xuān ) xī( 犀 )利
侏儒( rú ) 酒肆( sì ) 尴尬( gān gà )
蒙mèi( 昧 ) 黯然( àn ) 正襟危坐( jīn )
颔首低眉( hàn ) 广mào( 袤 )无垠 藏污纳gòu( 垢 )
意趣盎然( ànɡ )
自主学习
词语释义
1.粗制滥造: 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2. 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3. 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4. 正襟危坐 :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5. 麻木不仁 :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6.颔首低眉: 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7.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课内精读
1.(考点:修辞手法)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比喻和夸张。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其外貌特征;运用夸张突出特征,形象鲜明,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2.(考点:句子理解)如何理解“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
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的。这是运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来反衬他眼睛的非同寻常,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3.(考点:文意理解)“看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中有何深意?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就会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根源,并用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黯然(àng) 黝黑(yǒu) 胡髭(zī) 正襟危坐(jīn)
B.粗劣(liè) 鬈发(quán) 穹顶(qióng) 颔首低眉(hàn)
C.一绺(liǔ) 轩昂(xuān) 锃亮(zèng) 广袤无垠(mào)
D.脸庞(páng) 粗糙(cāo) 侏儒(rú) 藏污纳垢(gòu)
A
【解析】A.黯(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两颊 犀利 粗制烂造 无可置疑
B.禁锢 胆怯 郁郁寡欢 颔手低眉
C.粲然 崎岖 鹤立鸡群 蛛丝马迹
D.滞留 蒙昧 诚惶诚恐 名门旺族
C
【解析】A.粗制滥造;B.颔首低眉;D.名门望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抬头挺胸,正襟危坐,双肩自然放松。
B.托尔斯泰长相平平,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在这次学校的“我爱卫生”活动中,各班级把藏污纳垢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
D.波光粼粼的宝象河,烟柳婉约,入木三分,真是风景美如画啊!
B
【解析】A.“正襟危坐”不能用来形容坐姿;C.“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与实际的“污垢”无关;D.“入木三分”形容书法苍劲有力,不能用来形容风景。
4.(2022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组织开展“青春百年”主题活动,使我们树立了为青春踔厉奋发的信心。
B.数据中心在服务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将不断加强自身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
C.“双减”政策的推广与实施,撬动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D.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是我国太空探索的又一次飞跃。
B
【解析】A.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C.语序不当,应将“推广”和“实施”互换位置;D.成分残缺,可在“建造”后加上“的新篇章”。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②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④一下子想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⑤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A.⑤③②④① B.⑤③④①② C.③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⑤④
C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B.《列夫·托尔斯泰》一文选自茨威格的《三作家》。
C.《列夫·托尔斯泰》一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通过反差来制造文章的张力,表现了托尔斯泰深邃的内心世界。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名人传》《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
【解析】D.《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
阅读迁移【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老友蔡澜
金 庸
①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他率真潇洒,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大容易,再加上一笑,那就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道路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丽。
②他教我怎样喝最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却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比我潇洒得多。
③除了我妻子林乐怡,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走过最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许多次日本,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共游欧洲,从意大利北部直到巴黎。同游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之余,再去北美洲。从温哥华到旧金山,再到拉斯维加斯,然后又去日本,最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享受互相做伴的乐趣,一起享受旅途中遇到的喜乐或不快。
④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于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但后来感到他们有些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戎、潘岳等大批所谓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龊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的漂亮谈吐形成鲜明对照。
⑤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是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我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与我友谊深厚,也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
⑥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个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⑦蔡澜见识广博,懂得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他琴棋书画、酒色财气、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对人生中各种有趣的玩意儿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他更可以说是第一流的通达。他女友不少,但皆待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
⑧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作,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也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在席上旁人看来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吸的香烟余气,聊以过烟瘾。
⑨蔡澜交友虽广,但不认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又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选自《江湖老友》,有删改)
7.(考点:写作手法)文章第④段插入“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的事,有何作用?
用魏晋“风流名士”与蔡澜形成对比,从侧面烘托出蔡澜才是一个言行一致的真正潇洒的君子。
8.(考点:文意理解)结合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更喜欢与令狐冲和段誉做朋友。
因为令狐冲和段誉在性格上更加潇洒自若,不矫揉造作,与好友蔡澜更相像一些。
9.(考点:句子赏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势,写出了蔡澜的率真潇洒。
10.(考点: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文章,说说在“我”心中,蔡澜是一个怎样的人。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见识广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与“我”友谊深厚的人。
①选文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课文则通过外貌和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②选文通过叙述蔡澜与“我”结伴同游、相处交往等事件来表现他的高贵品格,而课文则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的外貌与不平庸的眼睛,来突出他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11.(考点:拓展延伸)选文与课文《列夫·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