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列夫 托尔斯泰
导入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两位文学家因为文学成就巨大而被中国读者尊称为“翁”,其中一位是“莎翁”——莎士比亚,同学们知道另外一位是谁吗?
“托翁”——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2.揣摩精彩的语言,品味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作者在描写中穿插的议论和评价,走进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禁锢:束缚,限制。
滞留:停留不动。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不满10岁时父母均已病故,在学期间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影响,对俄国现实生活产生不满。他是博大精深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
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作者简介
传记 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为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作者为他人撰写的。其特点是:记言记行并重,大节细节并重,优点缺点并重,主观客观并重。
文体知识
追问:为什么作者还要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什么写到了拜访者在见到托尔斯泰前后的心理落差?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 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部分(1~5)刻画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描写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1)须发多毛、胡须浓密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
(4)长相:长相平平、普通
(5)拜访者失望之情
合作探究
学生朗读并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明确:
1、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沛。
2、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全方位的观察力和锐利、深刻的洞察力。
学生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第二部分,其他同学听读思考:
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1)写犀利目光;
(2)写目光蕴情丰富;
(3)写眼睛有威力;
(4)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 (标画原文回答)
1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目光犀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一一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2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夸张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3
明确: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但“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既然托尔斯泰身上最具有灵气的地方是眼睛,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把这样一位世人尊敬的大文豪的外貌写得如此粗鄙丑陋?这是否有损于托尔斯泰的形象?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先抑后扬)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进行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了相反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篇人物小传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了他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他灵魂的高贵不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他的仰慕、崇敬之情。
主旨
本文大量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试找出运用相关修辞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如:“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本文是一幅列夫 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本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1、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2、文中外貌描写的手法非常精彩;
3、精妙的比喻、夸张,凸显人物外貌特征;
4、精当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传主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