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庭中有奇树
龟虽寿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本诗选自《文选》。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遗(wèi):给予,馈赠。
馨(xīn)香:香气。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诗词解释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诗词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委婉含蓄,感人至深。
主旨点睛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诗词赏析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魏武帝曹操,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作者介绍
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准备统一中原之前。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此时曹操已到知天命之年,所以诗一开头便说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创作背景
骥:骏马,好马。
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诗词解释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诗词翻译
本诗富含哲理,表明宇宙万物生必有死是自然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全诗语调铿锵,慷慨激越,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不甘衰老的豪迈气概,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诗词赏析
一、阅读《庭中有奇树》,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二、阅读《龟虽寿》,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B
2.请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写法:①比喻;②比兴;③起兴。
内容情感:表现了曹操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拥有雄心壮志、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