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初读课文
学习活动一
初读课文,思考:
如何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的方式,说出新闻的内容?
九江
安庆
江阴
芜湖
西路军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35万)
★课文内容可以用三种方式表达
1.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新闻的内容。
用一个语句高度概括地介绍新闻的内容──标题
2.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简明介绍新闻的内容──导语
3.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了新闻的内容。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主体
学习活动二
研读课文,概括本则新闻的六要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再读课文
新闻的六要素
通常人们把六个W叫做新闻的六要素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 ──何人
What──何事
Why──何故
How──经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与结果:
原因:
时间:
地点:
人物:
原因:
中路军三十万人已全部渡过,西路军、东路军各三十五万大军已渡过大部,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经过与结果: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深入探究
学习活动三
主体部分对三路大军渡江情况的报道,为什么会按照“中──西──东”的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九江
安庆
江阴
芜湖
西路军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为什么会按照“中──西──东”的先后顺序?
试想:可否按照“东──中──西”或“西──中──东”的空间顺序?
1.首先遵循时间顺序,即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内容: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再写西、东两路大军。而且此前已有对中路军的详细报道,(22日22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在此文作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
2.东西两路大军的渡江时间一致,则按照各路军所遇敌军的抵抗情况,即渡江的进展情况来安排顺序。
a.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先说西路。
b.而西路军恰好衔接中路军,二者所遇敌军抵抗一样,正可以突出我军势如破竹的强大。
c.合在一起,可以就胜利原因进行分析议论,也达到鼓舞我方、瓦解敌人的目的。
3.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顽强,为了强调所以单独把它放在最后面来写。最后说东路军的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语言准确简洁,感彩鲜明
中路军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突破
越过
冲破
东路军的战况和战果: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删掉了“歼灭”)
歼灭一切抵抗之敌(删掉了“击溃”)
歼灭及击溃抵抗之敌(删掉了“一切”)
歼灭及击溃一切敌人(删掉了“抵抗”)
天宫游太空,神舟赴星河
新华社甘肃酒泉10月17日电(李国利、杨欣) 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学习目标
了解新闻常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体会消息及时准确、简明扼要的特点。
领会本文语言特点。
读准字音:
芜湖 荻港 溃退 诸城
摧枯拉朽
我的积累
1.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 )、( )、( )、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2.狭义的新闻报道专指( ),即用( )的文字,( )的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3.新闻的特点包括( )、( )、( )。
消息
通讯
报告文学
消息
简明扼要
迅速及时
传播性
真实性
时效性
我的积累
4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 。
5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将内容作有主到次的组织,成为 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倒金字塔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你从文中找到了新闻的哪些要素?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事what:
何故why:
新闻的要素:五个W加一个H(如何)
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
芜湖、安庆之间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自主学习
精读课文
试用简单的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消息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
闻
的
结
构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
个大标题,也可以有副标题。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
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
事实。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 指的是新闻结束的话。
●背景 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合作探究,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倒金字塔结构
背景:暗含在时间和社会背景中。
①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大胜,国民党主力军基本上被消灭。
②49年4月国共双方在北平和平谈判,但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合作探究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1、据了解,渡江战役要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改为“百万大军”行不行?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2、那么,等所有大军渡江胜利之后再写新闻发表,不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
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思考: 1、“南渡长江” ,“南”怎么理解?
向南
2、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写我方的有
写敌方的有
“万船齐放” “突破敌阵” “占领”“进击”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
在客观中立的词语中却融入了作者毛泽东的情感
3、导语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这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删去后与客观事实不符
4、试分析下列红色词语的作用: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②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三个半月时间长,经营苦心营造准备,简洁的词语更突出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反衬解放军英勇
正面描写叙述,表现我军英雄式的战斗,体现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本文学习中我们体会到了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慷慨激昂的文字与领袖的不凡气度,同时也熟悉了新闻消息的特点。
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八句话: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jiān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suǒ长江。我军前锋,______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qiǎng 歼 sài 锁
B.qiǎng 钎 sāi 琐
C.qiáng 钎 sāi 琐
D.qiáng 歼 sài 锁
(2)填入语段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A.业以 B.业已
D
B
返回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那种席卷天地的气势,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让它配得上一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B.中国人民志愿军发现敌军来势汹汹、锐不可当,为保存实力,以退为进,迂回作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答案】 B
返回
C.中国工农红军英勇善战,顺利渡过了被敌人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长江天险。
D.在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我们了解了当时面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退的惨败局面。
【点拨】“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含褒义,此处形容敌军袭来的态势,适用对象有误。
3. 下面是小鑫同学看了二十大新闻后所写的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广大青年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________。
必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教家风建设,推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提高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________。必须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
自然,牢固践行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将“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改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践行和树立”改为“树立和践行”。
(2)[思维能力]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②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③唯有砥砺奋进、负重前行,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返回
C
4. [易错题]文学常识填空。
(1)消息一般由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__________结构”。
(2)消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重要性递减
倒金字塔
时效性强
真实客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