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专题五第一节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3专题五第一节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2 10: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义)——必要性(2)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背景一、“双百”方针的提出2.过程    ①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②1953年8月5日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出要“百家争鸣”。
 ③“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毛泽东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5月2日,毛泽东在有许多著名党外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这个方针,从而第一次公开宣布了“双百”方针。
④ 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学术文化界1000多人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方针。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
——毛泽东3.内容(1)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2)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4.成就科学技术领域:
文学领域: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1.原因:(1)根本原因是“左” 倾错误的影响(2)受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2.表现:①一些正确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批判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艾青 《蝉的歌》
昆曲 《李慧娘》
电影 《北国江南》 《早春二月》②作者大都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受到伤害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主、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到了夏初,红卫兵运动兴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跳芭蕾的斩腿,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再也不敢碰钢琴,只得与美妙动人的音乐断然隔绝了……”
——一个音乐人的回忆
“八亿人民八个戏”
3.结果:①百花凋零;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三、文化事业的繁荣1.原因2.表现(1)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1.原因(3)设立一批文化艺术奖项。(2)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双百”方针;
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表现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2)以改革实践为主体的文学(3)戏剧、电影的繁荣(4)科学、文艺工作者的春天(5)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四、经验与教训 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双百”方针地位:
是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双百方针五、本课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 ?⑴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另一个是在文革结束之后。
⑵主要原因:A.前者:①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需要,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紧跟时代、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B.后者: ①“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