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件 (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件 (共4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8 09: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1.熟读课文,划分层次,理清结构。
2.学习运用时间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领悟说明方法的运用。(难点)
3.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培养奋勇向前的精神。(重点)
学习目标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新课导入
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在1948年11月29日发起,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
周定舫:
1931年生,浙江省海淀县人。1953年8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后来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
走进作者
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前后长达5年零8个月,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本文发表于纪念碑落成的第二天,可见人们对人民英雄的缅怀和崇仰。作者对纪念碑的介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既介绍了纪念碑建筑上的特征,更突出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
写作背景
知识回顾:
说明顺序:逻辑、时间、空间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统分式、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摹状貌、分类别等。
瞻仰 巍峨 矗立 奠定 镏金 重幔 庑 窖坑 旌旗 髻 五卅
字词积累
chù
diàn


zhān
wēi
liú
màn

jiào
jīng
瞻仰:
巍峨:
矗立:
镶嵌:
挑衅:
旌旗:
指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
高大壮观,雄伟矗立的样子。
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
以物嵌入,作为装饰。
指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旗帜的总称,也借指军士。
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标题:
整体感知
毛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写的题词。
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全文主旨。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表明本文说明对象,表现出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之情。
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1)说明瞻仰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2—10)介绍纪念碑的外形、结构和各个部分;
(11)抒写瞻仰后的深切感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阅读第一部分
细读感悟
作者瞻仰纪念碑的心情:
“万分崇敬”
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巍峨、雄伟、庄严”
阅读课文2—5段,找出表明作者的活动顺序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介绍纪念碑的。
“向天安门广场走去……矗立在广场南部”
“越过广场”“踏着花岗石石道”“走到碑前”
“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
作者的活动顺序——由远而近
长 安 街
天安门

人民大会堂
国家博物馆
(1)由 而
(2)先 后
(3)先 后


四周
中间
正面
背面
正面
背面
到了平台仔细瞻仰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大碑座
小碑座
碑 身
碑顶
第二层平台
碑身四周:
双层汉白玉栏杆
碑心石上八个镏金大字
碑文
介绍了纪念碑上的哪些内容 有什么意义?
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正面:
碑的主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背面:
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
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
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小碑座的四周:
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
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碑顶:
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整个纪念碑的造型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不按“台阶”“大碑座”“小碑座”“碑身”的顺序,而是先介绍“碑身”而后才介绍“小碑座”“大碑座”呢?
内容:把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四周的雕刻花纹集中起来写,阐发花纹的象征意义,加深读者的印象,寄寓对先烈的崇敬。
侧重点: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开来说明,为的是突出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纪念碑的结构:先主后次的顺序。
找出文中对建碑重大意义描述的语句并分析说明方法的运用。
(1)“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
(2)“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毛主席、周总理等对建碑态度的慎重,显示建碑意义的重大。
(3)“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高达37.94米……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
列数字:纪念碑的高大,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4)“碑身四周围绕着……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更加庄严、雄伟。”
作比较:突出了汉白玉栏杆的美观洁白,表现了纪念碑的庄严、雄伟。
碑文中三个年代的含义
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
一千八百四十年:
解放战争
五四以来,新民主主义阶段
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民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阅读课文6—10段,说说这一部分介绍了哪10块浮雕,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西






















销毁鸦片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
八一南昌起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
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
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精读描写10块浮雕的部分,说说其表现的历史事件的内容、意义。
(1)“销毁鸦片烟”1839年6月3日
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2)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851年
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1年
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4)“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5)“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
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与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
(6)“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
(7)“抗日敌后游击战”抗战时期
打击日本侵略者。
(8)人民解放军“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1949年5月30日
解放全中国
(9)渡江前夕,人民支援前线
(10)战争胜利,人民慰劳解放军
10幅浮雕的历史事件都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突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题。
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
“这些大浮雕高2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
列数字、引资料:浮雕的高大和保存历史之久,突出纪念碑的重要与其纪念意义的深远。
选择一个浮雕,用自己的话讲述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
阅读第三部分,说说建造纪念碑的意义。
“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联系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作者瞻仰纪念碑的心情:
“万分崇敬”
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瞻仰后的感受:
“再一次默默致敬”
概括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
本文的语言准确而富于变化,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并体会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精妙之处。
品味语言
1.大量说明方法的运用
(1)列数字
“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岩……”
“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
“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具体准确地描述了纪念碑和浮雕的高大壮观。
(2)打比方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大巍峨。
(3)作比较
“这是中国……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碑身四周围绕着……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
具体突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征。
(4)引资料
“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
800——1000年之久。”
突出了建造纪念碑的深远意义。
2.生动的记叙、描写
“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
“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正向总督府里冲去……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被践踏在脚下。”
介绍lO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严密的议论性语言
(1)“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时间限定词,强调了时间的久远,从而突出纪念碑对我国重大的历史意义。
(2)“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
数字的准确运用,突出纪念碑的巍峨雄伟。
(3)“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
“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
表示大概意思的词运用严谨,“至少”强调了最低限度,突出这些浮雕的耐久性,暗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意思。“左右”描述浮雕人物个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说明顺序:
写法探究
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
介绍纪念碑结构的顺序
介绍碑身的顺序
介绍浮雕的顺序
东南西北空间顺序
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由下到上空间顺序
由正到背空间顺序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兼以逻辑顺序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主旨探究
瞻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课堂小结
过程
感受:
巍峨、雄伟、庄严
栏杆
碑身
浮雕:
正面
背面
东西侧
碑顶
历史事件时间顺序
东南西北空间顺序


呼应标题和开头
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