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愚公移山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中的重要词语,辨析一词多义。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3.把握愚公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勇往直前。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文中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课文的时代意义。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听《愚公移山》,这是一段怎样的传奇佳话?我们的心中又有怎样的感叹?请随我一起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了解文学常识。
(1)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所著。《列子》一书,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佚。今本《列子》八篇,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都是两千多年以前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点的作品,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2)时代背景。
《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3)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二、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冀州(jì) 山北之塞(sè) 出入之迂(yū)
曾(zēng) 荷担(hè)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一厝(cuò)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方七百里: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年且九十:将近。
惩山北之塞:惩,苦于。塞,阻塞。
出入之迂:曲折,绕远。
毕力平险:尽、全。
指通豫南:直。
杂然相许: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曾不能: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
荷担:肩负、扛。
叩石垦壤:敲、打。
始龀:刚刚换牙。龀,换牙。
寒暑易节:更替。
长息:长叹。
穷匮:穷尽。
何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惧其不已:停止。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2.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3)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5)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7)移山结局:无陇断
3.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4.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明确: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年男子。京城氏——京城,复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龇,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遗男”。“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5.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明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带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
6.“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明确: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辛万苦、非常困难的。
四、拓展延伸
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明确:“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妻子才会讲。“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个人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明确: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嘲讽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字,增强了反问的语气。这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五、达标检测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2)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今义: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今义:曾经。)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何苦而不平(古义:愁苦什么,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4.词类活用。
(1)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5.文言句式。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判断句,“……者,……”表判断)
(2)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谓语前置,即“汝之不惠甚矣”)
六、课堂小结
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七、布置作业
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答案:苦于大山北面的阻塞,出来进去(都得)绕远行走。
2.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答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3.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你也太不聪明了!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案: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