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肩负、抗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
C.寒暑易节 易:更替
D.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跳往助之 D.告之于帝
3.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4.下列文学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误入白虎堂
B.《愚公移山》——出自《列子》
C.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D.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 豫南(yù) 箕畚(fèn)
B.魁父(kuí) 一厝(cuò) 叩石(kòu)
C.始龀(chèn) 朔东(sù) 雍南(yōng)
D.孀妻(shuāng) 冀州(jì) 穷匮(guì)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报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笑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哉,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媚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三山,一播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而往?”曰:“吾一瓶④一钵⑤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传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⑥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之鄙有二僧》)
(注)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诗:凭借。④瓶:水瓶。⑤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血。⑥顾:难道,反而。
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B.而山不加增/日出而林霏开
C.以告富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吾欲之南海/辍耕之垄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9.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三、课内阅读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0.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而且) B.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C.寒暑易节(更替) D.惧其不已也(停止 )
1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毕力平险 B.始一反焉
C.汝之不惠 D.无陇断焉
1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C.选文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上山“叩石垦壤”,这是情节的开端。
D.选文最后写天帝的恐惧心理和“操蛇之神”被智叟的诚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四、综合性学习
1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词义:( )
(2)河曲智叟亡以应。通词义:( )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词义:( )
(4)甚矣,汝之不惠。通词义:( )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B
6.D 7.(1)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2)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穷)和尚吗? 8.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9.示例:愚公不愚蠢,他挖山体现的是一种锲而不舍、不放弃、有毅力、有长远打算的精神。从他不愿绕山开路,而愿意去挖山中,也能看出愚公不逃避问题。他想要挖山的本质,也是为他人着想,但他挖山的行为却不值得借鉴。
10.A 11.A 12.D
13. 反通返,往返。 亡通无,没有。 厝通措,放置。 惠通慧,聪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