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三角形期末总复习学案(二)
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例4
(1).下列四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3,4,6 B. 7,24,25 C. 6,8,10 D. 9,12,15
(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B.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3
D.△ABC中,若∠A=2∠B=3∠C,那么△ABC为直角三角形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直角边的比为3∶4,则较短直角边的长为( )
A.3 B.6 C.8 D.5
练一练:
1.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线,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1.5,2,2.5 C.2,3,4 D. 1,,3
3.如图,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AB=10cm,则CD的长为 cm.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5.
(1)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21cnjy.com
A.3cm B.6cm C.3cm D.6cm
(2)矩形的两邻边长的差为2,对角线长为4,则矩形的面积为
(3)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若∠F=30°,DE=1,则BE的长是 .21·cn·jy·com
练一练: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5,则斜边上的中线CD=( )
A. 2 B. 2.5 C. 3 D.4www.21-cn-jy.com
2.在下列线段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
A. a=1,b=2 ,c=3 B.a=2 ,b=3 ,c=4 C. a=3 ,b=4 ,c=5 D. a=4 , b=5,c=6
3.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90°,CD⊥AB,交AB于点D,若AC=CB=4,则Rt△BCD的面积是( )2·1·c·n·j·y
A.4 B. 6 C. 8 D. 1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如图,在等腰△ABC中,AD是底边上的高,DE⊥AB,垂足为点E,DF⊥AC,垂足为
点F,若AE=3.2则AF=
如图, 在Rt△ABC中,分别以AB,BC,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且两个较小的正方形
的面积分别是24cm2和36cm2,则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cm2.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例6.操作发现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①摆放,能够发现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斜边与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的长直角边DE重合.问题解决将图①中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30°,点C落在BF上,AC与BD交于点O,连接CD,如图②.(1)求证:△CDO是等腰三角形;(2)若DF=8,求AD的长.21·世纪*教育网
练一练:
1.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CD=6,AD=8。将长方形ABCD沿CE折叠后,使点D恰好
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求EF的长;
例7.(1)问题发现
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填空:(1)∠AEB的度数为 ;
(2)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2)拓展探究
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ACB=∠DCE=900,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请判断∠AEB的度数及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教育网
练一练:
已知,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E=CD,AD、BE相交于点P。
(1)求证:;
(2)若BQ⊥AD于Q,PQ=6,PE=2,求AD的长。
:特殊三角形期末总复习学案(二)答案
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例4
(1).下列四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3,4,6 B. 7,24,25 C. 6,8,10 D. 9,12,15
(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B.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3
D.△ABC中,若∠A=2∠B=3∠C,那么△ABC为直角三角形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直角边的比为3∶4,则较短直角边的长为( )
A.3 B.6 C.8 D.5
思路分析:三条线段能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依据就是这三个数是否为勾股数,
解:这里7,24,25 6,8,10 9,12,15 都是勾股数,只有3,4,6不构成勾股数,故选择Awww.21-cn-jy.com
思路分析:因为A所描述的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故A正确;
三角形两边非夹角这样的三角形不是唯一确定的,故不能判定为全等,故B不正确;
C选项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应为-3,故C选项不正确;
(3)思路分析:由∠A=2∠B=3∠C得∠A=98.10,是钝角三角形,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择A
思路分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构成勾股数,只要设两条直角边中的其中一条为x,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故选择B
练一练:
1.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线,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 C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B )
A. 4,5,6 B.1.5,2,2.5 C.2,3,4 D. 1,,3
3.如图,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AB=10cm,则CD的长为 5 cm.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5.
(1)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21·cn·jy·com
A.3cm B.6cm C.3cm D.6cm
(2)矩形的两邻边长的差为2,对角线长为4,则矩形的面积为
(3)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若∠F=30°,DE=1,则BE的长是 2.2·1·c·n·j·y
(1)思路分析:过另一个顶点C作垂线CD如图,可得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直角边,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最大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如图,
过点C作CD⊥AD,∴CD=3,在直角三角形ADC中,∵∠CAD=30°,∴AC=2CD=2×3=6,又三角板是有45°角的三角板,∴AB=AC=6,∴BC2=AB2+AC2=62+62=72,∴BC=6,故选:D.www-2-1-cnjy-com
(2)思路分析:设矩形一条边长为x,则另一条边长为x-2,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式求出x的值,继而可求出矩形的面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设矩形一条边长为x,则另一条边长为x-2,由勾股定理得,x2+(x-2)2=42,整理得,x2-2x-6=0,解得:x=1+或x=1-(不合题意,舍去),另一边为:-1,则矩形的面积为:(1+)(-1)=6.故答案为:6. 21*cnjy*com
思路分析:连接AF,由DF是A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AF=BF,
从而获得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这样问题就得到解决。
练一练: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5,则斜边上的中线CD=( B )
A. 2 B. 2.5 C. 3 D.42-1-c-n-j-y
2.在下列线段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C )
A. a=1,b=2 ,c=3 B.a=2 ,b=3 ,c=4 C. a=3 ,b=4 ,c=5 D. a=4 , b=5,c=6
3.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90°,CD⊥AB,交AB于点D,若AC=CB=4,则Rt△BCD的面积是( A )21·世纪*教育网
A.4 B. 6 C. 8 D. 10【来源:21cnj*y.co*m】
如图,在等腰△ABC中,AD是底边上的高,DE⊥AB,垂足为点E,DF⊥AC,垂足为
点F,若AE=3.2则AF= 3.2
如图, 在Rt△ABC中,分别以AB,BC,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且两个较小的正方形
的面积分别是24cm2和36cm2,则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cm2.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例6.操作发现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①摆放,能够发现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斜边与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的长直角边DE重合.问题解决将图①中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30°,点C落在BF上,AC与BD交于点O,连接CD,如图②.(1)求证:△CDO是等腰三角形;(2)若DF=8,求AD的长.【出处:21教育名师】
解;(1)由图①知BC=DE,∴∠BDC=∠BCD,∵∠DEF=30°,∴∠BDC=∠BCD=75°,∵∠ACB=45°,∴∠DOC=30°+45°=75°,∴∠DOC=∠BDC,∴△CDO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作AG⊥BC,垂足为点G,DH⊥BF,垂足为点H,在Rt△DHF中,∠F=60°,DF=8,∴DH=4,HF=4,在Rt△BDF中,∠F=60°,DF=8,∴DB=8,BF=16,∴BC=BD=8,∵AG⊥BC,∠ABC=45°,∴BG=AG=4,∴AG=DH,∵AG∥DH,∴四边形AGHD为矩形,∴AD=GH=BF-BG-HF=16-4-4=12-4.【版权所有:21教育】
练一练:
1.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1)∵AD平分∠CAB,DE⊥AB,∠C=90°,∴CD=DE,∵CD=3,∴DE=3;(2)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10,∴△ADB的面积为S△ADB=AB?DE=×10×3=15.21教育网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CD=6,AD=8。将长方形ABCD沿CE折叠后,使点D恰好
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求EF的长;
解:(1)在长方形中,
由折叠可知
∴
在中,
∴
在中,
即 解得
例7.(1)问题发现
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填空:(1)∠AEB的度数为 ;
(2)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D=BE
解:(1)①60;②AD=BE.
提示:(1)①可证△CDA≌△CEB,
∴∠CEB=∠CDA=1200,
又∠CED=600,
∴∠AEB=1200-600=600.
②可证△CDA≌△CEB,
∴AD=BE
(2)拓展探究
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ACB=∠DCE=900,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请判断∠AEB的度数及线段CM、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cnjy.com
解:(2)∠AEB=900;AE=2CM+BE.
(注:若未给出本判断结果,但后续理由说明完全正确,不扣分)
理由:∵△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DCE= 900,
∴AC=BC, CD=CE, ∠ACB=∠DCB=∠DCE-∠DCB, 即∠ACD= ∠BCE
∴△ACD≌△BCE.
∴AD = BE, ∠BEC=∠ADC=1350.
∴∠AEB=∠BEC-∠CED=1350-450=900.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DCE中,CM为斜边DE上的高,
∴CM= DM= ME,∴DE=2CM.
∴AE=DE+AD=2CM+BE
练一练:
已知,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E=CD,AD、BE相交于点P。
(1)求证:;
(2)若BQ⊥AD于Q,PQ=6,PE=2,求AD的长。
(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 AB=CA ,∠BAE=∠C=60°
∵AB=CA ,∠BAE=∠C ,AE=CD,
∴△ABE≌△CAD
(2)解:∵△ABE≌△CAD
∴BE=AD,∠ABE=∠CAD
∴∠ABE+∠BAP=∠CAD+∠BAP
:特殊三角形期末总复习配套练习(二)
选择题
1.如图,已知,下列条件能使△≌△的是( )
A. B. C. D.三个答案都是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 B.15 C.12或15 D.18
3.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
4.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21·cn·jy·com
A.20 B.12 C.14 D.13
5.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3和1,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5 B.7 C.5或7 D.6
6.在△ABC中,∠BAC=90°,AB=3,AC=4.AD平分∠BAC交BC于D,则BD的长为( )
A. B. C. D.
7.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依次在边AB、BC、CA上取点A1、B1、C1,使AA1=BB1=CC1=1,则△A1B1C1的面积是( )21教育网
A. 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M为坐标轴上一点,且使得△MOA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M的个数为( )www.21-cn-jy.com
A.4 B.5 C.6 D.8
9.如图,△ABC的周长为26,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Q,∠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则PQ的长为( )
A. B. C.3 D.4
10.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3.
A.1 B.2 C.3 D.4
填空题
11.在△ABC中,∠C=90°,AB=7,BC=5,则边AC的长为
1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在上,AC经过点D.已知∠A=
∠EDF=90°,AB=AC,∠E=30°,∠BCE=40°,则∠CDF=
13.在△ABC中,AB=2,BC=1,∠ABC=45°,以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使∠ABD=90°,连接CD,则线段CD的长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如图所示,已知△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D、CE,若∠BAD=39°,那么∠BCE= 21·世纪*教育网
1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www-2-1-cnjy-com
16.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BD为中线,延长BC至E,使CE=CD=1,连接DE,则DE=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中,,交于点.
求证:.
如图,是内的一点,,垂足分别为.
求证:(1);(2)点在的平分线上.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线段AG,BG分别交CD于点E,F,DE=CF.2-1-c-n-j-y
求证:△GAB是等腰三角形.
20.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
(1)求证:BE=CE;
(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BCF.2·1·c·n·j·y
21.如图,已知AC⊥ BC,BD⊥ AD,AC 与BD 交于O,AC=BD.
求证:(1)BC=AD; (2)△ OAB是等腰三角形.
22。如图,在等边中,线段为边上的中线. 动点在直线上时,以为一边且在的下方作等边,连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填空:= 度;
(2) 当点在线段上(点不运动到点)时,试求出的值。
23.如图,△ ABC,△ C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CEF=90°,C、B、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F,M是AF的中点,连接MB、ME.延长BM交EF于点D.
求证:MB=MD=ME.
24.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AB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AC段于E.21cnjy.com
(1)当∠BDA=115°时,∠BAD= °, ∠DEC= °点D从B向C运动时,∠BDA
逐渐变 (填“大”或“小”);;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与△DC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3) 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BDA
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特殊三角形期末总复习配套练习(二)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B
A
B
C
C
D
解答题
17.证明:在△中,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证明:(1)连接.因为,
所以Rt△≌Rt△,所以
因为Rt△≌Rt△,所以,
所以点在的平分线上.
19.证明:∵AD=BC,AB//CD
∴∠D=∠C,∠DAB=∠CBA,
在△ADE和△BCF中,
,
∴△ADE≌△BCF(SAS),
∴∠DAE=∠CBF,
∴∠GAB=∠GBA,
∴GA=GB,
即△GAB为等腰三角形.
20.证明:(1)∵AB=AC,D是BC的中点,
∴∠BAE=∠EAC,
在△ABE和△ACE中,,
∴△ABE≌△ACE(SAS),
∴BE=CE;
(2)∵∠BAC=45°,BF⊥AF,
∴△A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F=BF,
∵AB=AC,点D是BC的中点,
∴AD⊥BC,
∴∠EAF+∠C=90°,
∵BF⊥AC,
∴∠CBF+∠C=90°,
∴∠EAF=∠CBF,
在△AEF和△BCF中,,
∴△AEF≌△BCF(ASA).
21.证明:(1)∵AC⊥BC,BD⊥AD ∴ ∠D =∠C=90(
在Rt△ACB和 Rt△BDA 中,AB= BA ,AC=BD,
∴ △ACB≌ △BDA(HL)
∴BC=AD
(2)由△ACB≌ △BDA得 ∠C AB =∠D BA
∴△OAB是等腰三角形.
22.解:(1)60; (2)∵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23. 证明:∵∠ABC=∠CEF=90°,∴AB⊥CE,EF⊥CE,
∴AB∥EF,∴∠BAM=∠DFM,
∵M是AF的中点,∴AM=MF,
∵在△ABM和△FDM中,
,
∴△ABM≌△FDM(ASA),
∴BM=MD,AB=DF,
∵BE=CE﹣BC,DE=EF﹣DF,∴BE=DE,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为BD中点,故△B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M=EM
即MB=MD=ME
24.解(1) 25°; 115°; 小
(2)当DC=2时,△ABD≌△DCE,理由如下:
∵ DC=2,AB=2 ∴ DC=AB
∵ AB=AC, ∠B=40° ∴ ∠B=∠C=40°
∵ ∠ADB=∠DAC+∠C ∠DEC=∠DAC+∠ADE
且∠C=40°,∠ADE=40° ∴ ∠ADB=∠DEC。
在△ABD与△DC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