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七上数学导学案 编号:050401 编制: 审核: 时间:2014年11月28日
§5.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2、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学习难点:
会借助列表法、图示法等方法寻找数量关系及等量关系。
一、课前热身
能直接列出算式求韩国获得的金牌数吗 (2)如果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设哪个知数为x (3)根据怎样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方程的解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例1 . 5位教师和一群学生一起去公园,教师按全票的票价是每人7元,学生只收半价.如果买门票共花费206.50元,那么学生有多少人?【分析】1、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设哪个未知数为? (你能完成表格吗?)人数票价总票价教师学生相等关系
解:设学生有 人,根据题意,得(方程)解这个方程,得 .检验: 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答:学生有 人.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关系;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例如x);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检验:检验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例2 . 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分析:1、什么叫相向而行、同向而行?2、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A,B两地间路程是哪几段路程之和?(用图示表示,并解答) 变式1: 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开托拖机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如果甲先行1时后乙才出发,问甲再行多少时间与乙相遇?
变式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8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甲在前骑自行车,乙在后开汽车,沿同一条路线同向匀速行驶,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问:若他们同时出发,经几小时乙追上甲?
变式3: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80米的A、B两地出发,甲散步,乙跑步,沿同一条400米的环形操场跑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的速度为1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
问1:若他们同时出发,甲前乙后,经几秒乙第一次追上甲?
问2:若他们同时出发,乙前甲后,经几秒乙第一次追上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