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兴起,指被任用)于畎亩之中,傅说举(选拔,任用)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是(这,这个)人也,必先苦(使动用法,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动用法,使……疲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财资缺乏)其身,行拂(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同“增”,增加)益其所不能。
人恒(常常,经常)过(犯错误),然后(这样以后)能改,困于心,衡(同“横”,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奋起,这里只有所作为);征(征验、表现)于色,发(显露,流露)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入(这里指在国内)则无法家拂(同“弼”,辅佐)士,出(这里指在国外)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使动用法,使……死亡)于安乐也。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仲从狱官手中释放后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举用,百里奚从集市当中被举用。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将把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疲劳,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如果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国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国家常常更容易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 )于畎亩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 )过( ),然后( )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征( )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 )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将:将要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错误
D.征于色,发于声 发:发生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困于心 苛政猛于虎也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国家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劳其筋骨(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
(3)衡于虑 (____________)
(4)而后喻(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如何论证的
7.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项,“发”在这里是“显露、流露”的意思。
2.A项,前一个“在”,后一个“比”;B项,两个都是代词“他的”;C项,前一个“表提顿”,后一个“……的人”;D项,前一个“的”,后一个“宾语前置的标志”。
3.C项错误,本文是从个人说到国家。
4. (1)使……劳累 (2)违背 (3)通“横”,梗塞、不顺 (4)明白,通晓
5.(1)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2)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个国家就常常会灭亡。
6.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示例: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