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济南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1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1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本节课是本章第一节,总体介绍了什么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分类,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和作用做铺垫。同时,本节介绍了四类植物和人类的关系,与《生物的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深化学生的认识,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多种植物,但对于植物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学生多关注植物的外部形态,且多接触是种子植物,对于孢子植物了解较少,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障碍。
教法与学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观察的材料:图片、视频资料、标本、实物等,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并帮助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输导组织、种子、果实出现对植物的影响,认识到植物的进化顺序及方向。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描述四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分析植物的形态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四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结合地球生命的诞生、进化论等学说,明确四类植物的进化顺序,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四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
六、授课过程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自学指导新课学习(一)藻类植物 展示校园植物以及身边的植物教师请学生代表说出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诗配画,春天江上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 学生辨认不同的植物,并且对植物进行分类。小组合作,订正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学生思考回答:是什么生物使江水变绿? 初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学情况诗配画引入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生物情怀,体会生物、自然之美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苔藓植物(三)蕨类植物 展示各种各样学生较熟悉的藻类植物图片(教师可以提示:一种分类方法:A类水绵B类海带、裙带菜等;另一种分类方法:A类水绵海带B衣藻等)教师点拨:藻类植物多为单细胞,多细胞藻类结构也比较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展示诗配画,“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播放观察苔藓植物的视频教师点拨:我们常见的植物,比如教室中的吊兰,根的重要作用是吸收,而苔藓植物的根主要起固着作用,因此称为假根展示诗配画“蕨芽嫩珍嫩压春蔬”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将下列藻类植物进行分类?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表格中藻类植物的相关内容,并请组内3号同学进行展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苔藓植物有没有花呢?如果让我观察描写苔藓植物,我会去哪儿观察?观看视频并思考:有一位同学说农村比城市里容易看到苔藓,他说的有道理么?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表格中苔藓植物的相关内容,并请组内4号同学进行展示学生思考图中是哪种绿色植物?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藻类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与植物的结构层次相联系,进而理解为什么说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要想梦想绽放,不在乎外在形态是不是真的有花,而是要有生命的活力和坚韧的精神。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种子植物 展示苔藓植物(葫芦藓)和蕨类植物的对比图学生说出结构上的差异后,引导学生分析真正的根出现、输导组织的出现有什么样的作用。教师点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均用孢子进行繁殖,称为孢子植物。展示蕨类植物孢子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教师提示:从生物的结构层次来分析 展示诗配画“暮色苍茫看劲松”和“秋收万颗子”PPT展示松果和苹果的结构展示各种各样常见的和珍惜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图片。展示植物进化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课本43页第2段,思考问题:为什么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生长的较为高大?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表格中蕨类植物的相关内容,并请组内1号同学进行展示学生思考:孢子和种子的区别?学生回答诗中是出现哪一类绿色植物比较松果和苹果种子的着生部位,说出他们的区别;小组内展示做的模型并进行评价。独自完成导学案表格中种子植物的相关内容,并请组内2号同学进行展示学生思考并回 学生能看出结构上的不同,引导学生将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用“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路思考和解决问题孢子是一个生殖细胞,而种子是一个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既与上一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相联系,又与下面将要讲到的种子植物相互联系与比较用典型的动物
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小节五、课堂巩固 小视频:“生命起源于海洋,最先出现的植物是生活在水体中的藻类植物,首先登上陆地的是苔藓植物,被称为“拓荒者”,随着岩石风化、土壤层形成,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过了很久很久,地球气候巨变,蕨类王国衰落,种子植物崛起……”教师反馈,明确易混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当堂掌握。 答:绿色植物结构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最适应陆地生活的是?它有哪些“特异功能”帮助他在陆地上生活? 这节课我学到了……完成导学案上课堂巩固部分的习题 为参照,体现出不同的时间节点,用进化的观点看不同植物,也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教学反思
除了绪论,这是第一堂正式的生物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是我格外关注的。在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如何保证小组合作的效率是我所担心的。另外,讲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学生会从直觉上认为银杏果是果实。在还没有讲到种子、果实的发育前,如何跟学生解释明白是我困惑的问题。其次,学生在生活中较少接触蕨类植物,在教学中展示图片、视频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蕨类植物,但是也可以放一些在花鸟市场可以找到的蕨类植物,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识别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