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17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6 我们来做“热气球”课件(17张ppt )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2017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6 我们来做“热气球”课件(17张ppt )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1 07: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了解空气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上升。
2.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了解热气球能升空是由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从而带动了热气球升空,空气冷却后热气球又会降下来。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描述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并对类似的现象进行解释。
2.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运用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设计和记录实验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
2.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拓展活动,了解孔明灯的飞行原理以及危害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
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6.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
一、聚焦:观察图片,思考它上升的原因
请你仔细观察,加热的到底是什么?
加热的是热气球里的空气
二、探索
我们的“热气球”
“热气球”的热源
思考:怎样防止“热气球”被熔化?
一端带有孔的纸筒
纸筒可以避免
蜡烛火焰温度过高
直接熔化塑料袋。
气孔使空气能进入纸筒,让空气流通。
实验步骤
(1) 将蜡烛点燃,然后用纸筒罩住蜡烛。
(2)轻轻用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重复几次实验,同时在记录单上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提醒:塑料袋与蜡烛之间要预留一定的距离,以免引起火灾。
探 索
操作注意事项
塑料袋接触
纸筒上端
塑料袋盖住
纸筒下端
研 讨
1、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2、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呢?
手感觉到塑料袋中空气的温度逐渐变热;
袋子变膨胀;
手拎袋子的力量慢慢变小;
塑料袋逐渐往上升
上升到空中然后下降
三、研讨:解释“热气球”的升空现象
“热气球”比较瘪
加热前:
加热后:
“热气球”膨胀了
塑料袋中原来的冷空气通过加热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带着塑料袋上升到空中
四、拓展:认识孔明灯
思考:孔明灯为何能持续飞行?
视频:燃放孔明灯存在安全隐患
孔明灯下面悬挂着燃料,能不断给空气加热,因此在燃料耗尽前,能保证孔明灯内始终有热空气。
燃料
安全提示:
由于孔明灯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用纸剪出一条“纸蛇”,将“纸蛇”悬挂在蜡烛上方约10厘米处,再点燃一根蜡烛,你猜猜“纸蛇”会怎样运动?为什么呢?
现象:“纸蛇”转动起来。
分析:空气被加热后变轻而上升,热空气的升力牵动“纸蛇”,从而使“纸蛇”转动起来。
【作业设计】
1.在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
A.“热气球”的袋口边缘高于纸筒的进气孔。
B.加热到“热气球”绷紧时,小组成员同时放手。
C.“热气球”加热导致变形,继续用这个“热气球”进行实验。
2.空气在加热过程,( )。
A.体积会被压缩 B.会往上升 C.会往下降
3.孔明灯能持续飞行,主要是因为( ) 。
A.孔明灯体积大 B.孔明灯的热源温度高
C.孔明灯的热源与灯一起飞行
C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