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1.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注:人体各部位的体温可能不同,应选择相同部位(如腋窝)进行测量,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讨论1.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微小的差异,一般青年人高于老年人。 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微小的差异,一般女性高于男性。讨论2.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讨论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结论: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资料1: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2.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化验单分析 资料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资料4: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4: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那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讨论5: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3.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包括: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
特点: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4.稳态概念的新发展: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普遍存在稳态现象。 稳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而是适用于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器官水平存在血压、心率的稳态,宏观水平存在种群数量的稳态、生态系统的稳态等。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5.实例:血液pH稳定的机制
资料6: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H2CO3 和 HCO3-
H2PO3- 和 HPO32-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缓冲物质: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剧烈运动时: H2O+CO2由肺将CO2排出Na2CO3 + H2CO3 NaHCO3碳酸钠进入血液:由肾脏排出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CO2体体外外食物营养
物质尿液消
化
系
统呼
吸
系
统泌尿系统循
环
系
统淋巴组织
液血浆空气空气营养
物质O2CO2O2细
胞O2
营养物质皮 肤汗液CO2代谢终产物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相关(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1.法国贝尔纳的观点(1857年):
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美国坎农的观点(1926年):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3.目前普遍认为的主要调节机制:为什么说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从而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内 环 境 稳 态 会 失 调 吗 ?结论: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因)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外因) 资料7: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例有:尿毒症、感冒发烧、严重腹泻、高原反应、糖尿病、空调病等。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病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内环境的稳态出现失调的情形有哪些呢?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讨论6: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的概念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结巩固练习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
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