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第4章 免疫调节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4亿剂次 覆盖人群13.4亿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关疫苗的研制,开创了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的新时期。
主要成就:
疾病的病菌说 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说
巴氏杀菌法 研制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
(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5日),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简介
疫苗的发明
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思考】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为什么?
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
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具有抗原性即可),如蛋白质、多糖等。
1
疫苗的概念:
(1)灭活疫苗:将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物理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接种量大,且需要多次接种。例如,狂犬疫苗等。
2
疫苗的各类
(2)减毒疫苗:丧失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例如,卡介苗、牛痘疫苗、麻疹疫苗等。
2
疫苗的各类
(3)核酸疫苗:将抗原蛋白的基因(mRNA或DNA )直接注入人体内,利用人体细胞产生抗原蛋白。例如,新型乙肝疫苗、某个亚型的禽流感疫苗等。
2
疫苗的各类
知识拓展
三代疫苗技术
知识拓展
第一代疫苗:指的是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第二代疫苗:又称为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原理获得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病原特异性结构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第三代疫苗:是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
三代疫苗 核酸进入人体 抗原蛋白进入人体 发生二次免疫 存在致病性
第一代疫苗 是 是 是 否
第二代疫苗 否 是 是 否
第三代疫苗 是 否 是 否
第一代疫苗
“打”病原体
第二代疫苗
“打”蛋白
第三代疫苗
“打”核酸
知识拓展
Vero细胞中培养
新
冠
病
毒
灭活病毒
注射
人体
S蛋白基因(DNA)
质粒
重组质粒
导
入
CHO细胞
S蛋白
人体
注射
提纯
人体
注射
5型腺病毒
注射
人体
S蛋白的mRNA
脂质体
mRNA疫苗
人体
注射
①
②
③
④
⑤
第一代疫苗:①;
第二代疫苗:③;
第三代疫苗:②④⑤
新冠疫苗5条技术路线
资料 1700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医生马丁·李斯特收到一封英国商人从中国寄去的信,信中描述了商人在中国看到的人痘接种过程:“打开天花患者的小脓疱,用棉花吸沾一点脓液,并使之干燥……然后放入可能患天花人的鼻子里。”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大部分可以自愈,死亡率约2%。
1.为什么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并痊愈?
接种物中带有减毒的天花病毒,因此,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但由于接种的天花病毒毒性已经减弱,被接种者完全可以通过免疫系统实现自愈。
分析疫苗的本质、作用机理和接种
任务一
2.请据图分析在接种天花病毒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
体液免疫
B细胞
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增殖、分化
增殖、分化
病原体
靶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靶细胞
特异性免疫
病原体
抗体
二次免疫
二次免疫
特异性免疫
在接种过程中,免疫系统完成了对天花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针对天花病毒分化出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天花病毒时能迅速作出反应。
分析疫苗的本质、作用机理和接种
任务一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真正的病原体
灭活疫苗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APC
活动一、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灭活疫苗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
记忆B细胞
清除病原体
迅速增殖分化
产生大量
3
疫苗的作用机理:
减毒疫苗
APC
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靶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
真正的病原体
清除病原体
裂解靶细胞暴露抗原
活动二、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减毒疫苗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
记忆B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
产生大量
记忆T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
知识拓展
病毒检测方法
检测病毒抗原
检测体液中相应的抗体
1.抗原-抗体杂交法
2.核酸检测法
原理是 。
DNA分子杂交
:即逆转录PCR,是将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首先经反转录酶的作用从RNA合成 cDNA,再以cDNA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①RT- PCR
知识拓展
②荧光RT(逆转录)-PCR法 :指在PCR反应中加入荧光基团,通过连续监测荧光信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信号强弱的变化,即时分析目的基因的初始量,该技术的发明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科技解决器官移植难题:人造器官技术逐渐成熟
概念
成功的关键
医学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每个人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
器官移植的概念及成功的关键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可能主要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免疫排斥问题。
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者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
因为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则不适合移植。
请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任务二
并回答以下问题: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
白细胞能够识别HLA,区分自己和非己。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不攻击自身细胞。
MHC——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同种异型抗原的直接识别及其效应
3.在不能100%配型成功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素A),可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4.免疫抑制剂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尽量使病人避免接触病原体,或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5.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
请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任务二
现状
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①器官保存技术和外科手术方法等的不断改进。
②高效免疫抑制剂的陆续问世。
(1)问题: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
(2)希望:利用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
2
器官移植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等
免疫增强疗法、免疫抑制剂、
癌症的免疫疗法
疫苗
3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
免疫诊断
免疫治疗
疫苗
原理
作用
免疫抑制疗法
器官移植
解决方法
面临问题
如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低下者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免疫增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