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5 白杨礼赞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总称“《蚀》三部曲”),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总称“农村三部曲”)及《林家铺子》等。
文体链接
托物言志散文一般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思考。因此,对这类散文的写作,作者往往先细致描绘某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常常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志向,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这篇散文运用象征的手法,描写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及其内在气质,歌颂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保卫祖国的军民形象的赞美。
字音字形
倔强( jiàng ) 毡子( zhān ) 无边无yín( 垠 )
秀颀( qí ) 虬枝( qiú ) 坦荡如dǐ( 砥 )
婆娑( suō ) 恹恹( yān ) 不折不挠( náo )
自主学习
词语释义
1. 诸如此类 :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2. 力争上游 :努力奋斗,争取先进。
3. 旁逸斜出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4. 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5. 坦荡如砥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6. 恹恹 :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课内精读
1.(考点:内容理解)文中说白杨树“极普通”又“不平凡”,对此你如何理解?
“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其常见,也极易生长;“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它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这样的表达,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丰富的联想。
2.(考点:描写手法)第2段中,作者描写西北黄土高原有什么作用?
①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②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3.(考点:修辞手法)下面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拟人。既写出了白杨树的外在形态,又写出了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为下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
4.(考点:表现手法)文章第7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欲扬先抑。写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抑”,“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是“扬”,突出强调了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特点。
5.(考点: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象征着傲然挺立地守卫着家乡的哨兵;象征着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6.(考点:写作手法)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树“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们,从而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调(diào) 倔强(jié) 毡子(zhān) 恹恹欲睡(yàn)
B.倦怠(dài) 秀颀(qí) 婆娑(suō) 潜滋暗长(qián)
C.参天(cān) 纵横(héng) 刹那(shà) 坦荡如砥(dǐ)
D.耸立(sǒng) 虬枝(qiú) 驰骋(chěng) 不折不挠(ráo)
B
【解析】A.恹(yān);C.刹(chà);D.挠(n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锤炼 宛然 力争上游 无边无垠
B.开垦 靠拢 倔强挺立 筹躇满志
C.挺拔 朴质 纵横绝荡 坚强不屈
D.傲然 贱视 积雪初溶 旁逸斜出
A
【解析】B.踌躇满志;C.纵横决荡;D.积雪初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B.远处可见黄河的径流在坦荡如砥的高原上勒出粗犷的线条,而这之上,是无垠的碧空,蔚蓝如洗。
C.接触这么多年了,我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挠可信赖的好朋友。
D.对这些潜滋暗长的腐败现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C
【解析】C.“不折不挠”指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历史名人故里”的争夺,成为是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经济热度的重要途径。
B.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让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进入人们的视线。
D.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
D
【解析】A.一面对两面,可删去“是否”;B.宾语残缺,可在“全面发展”后加上“的重要手段”;C.主语残缺,可删去“让”。
5.(2022威海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
②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
③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
④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
⑤“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
A.⑤④③②① B.⑤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B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及《蚀》三部曲等。
B.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C.“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凌晨三点至五点。
D.古人对自己的谦辞有“愚、鄙、敝”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等。
C
【解析】C.“半夜三更”指的是晚上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即“子时”。
综合运用
7.【核心素养·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杨树在严冬里,迎着霜刀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上,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冬小麦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播种完毕,因为出土的幼苗必须经历一整冬的雪压霜欺,才能在来年的5月扬花吐穗,孕育果实。倘若要躲掉那个刺骨的冬天,执意把它播种在温暖的春天,最终只能徒长枝叶,不会结出一粒果实。雪压霜欺对冬小麦来说,是一段不能缺失的经历。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种种磨难,倘在逆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补写对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质 下联:
(2)阅读材料二,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示例:赏白杨敬仰傲骨精神
示例:仍能保持执着和不屈,那么他的生命之花会开得更加美丽
阅读迁移【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草有本心
彭根成
①春天里,我最喜爱的就是小草。出去散步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丛丛青草,我都禁不住俯下身观察它的模样,嗅它散发的清香,赞叹它的生机与旺盛。就是这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草,也有人们难知难懂的本心。
②草亦有恨。“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没有地位、没有庇护的草,被风霜肆意地欺凌,怎能不恨 但它把自己的恨深深地埋没在土里,任冰雪重压也不去呐喊、不去抗争,故野草常被人们认为是软弱的,可以肆意践踏。它似乎知道,与大自然对抗是徒劳的,忍辱负重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春天来了,它以豁达大度的情怀,把积蓄的力量,化作翠绿的衣裳装扮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绿草为春天增添了光彩,使春天更加绚丽夺目,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③草是清高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野草,不羡慕花的美丽,不嫉妒花的芳香;不仰慕树的高大。却按自己的本性生长,随四季而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个性特征,在旷野里自由地生长着,蔓延着。“一丛香草足碍人”,在耀眼的春光之中,那一丛丛带着晶莹露珠吐着清淡嫩芽的野草,叫人流连驻足,舍不得离去;春,催生了野草,野草点缀着春天,“草不谢荣于春风”,感恩与回报尽在枯荣之间,野草如此清高的品性,只能是造物主对大自然的馈赠。
④草懂得珍惜生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背后除了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外,还有对生命的珍惜,有了珍惜,才会顽强。哪怕被烈火烧为灰烬,也会把根留住,所以恨野草的人,必斩草除根。然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世间的错综繁杂,争奇斗艳,最终难逃“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结局。“花易凋零草易生”“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当人们怜惜红白满地的时候,可别忘了“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大自然对生命是公平的,就看你珍惜不珍惜。
⑤草是洒脱的,“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在和煦的春天,优雅地换上绿装;在炎热的夏天,尽情地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做声息地积蓄力量。风霜雨露,严寒酷暑,本是自然规律,温室里的鲜花自然经不起风吹雨打,与其“花如解语迎人笑”,不如“草不知名随意生”。四季轮回,揭示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劲草不随风偃去”正是野草洒脱的写照。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
⑥我很喜欢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
(选自《贺州日报》,有删改)
①豁达大度,不去呐喊,不去抗争,忍辱负重;②清高,只按自己的本性生长,不媚人荣,不求人知,自由生长;③懂得珍惜生命,积蓄力量,顽强生长;④洒脱,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地活下来。
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和洒脱品性,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野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8.(考点:内容概括)本文的标题为《草有本心》,请仔细通读全文,分条概括草有哪些本心。
9.(考点:句子赏析)结合上下文,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在和煦的春天,优雅地换上绿装;在炎热的夏天,尽情地舒展着翠叶;在金色的秋天,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在严酷的冬天,不作声息地积蓄力量。(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示例一:“顽强”“旺盛”等形容词写出了草的生命力,写出了草珍惜生命的本心。 示例二:用形容词“饱”来修饰动词“蘸”,将“草”比喻成毛笔,将草生长的状态比喻成“浓墨”,将“广袤的大地”比喻成画纸,将草在大地上顽强洒脱地生长的样子比喻成画家在不停地挥毫傅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的顽强洒脱,为世界增添了绚丽光彩,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2)草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饱蘸生命的浓墨,在广袤的大地上,不停地挥毫傅彩。(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不能删除。①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贬抑草,说草没有地位、软弱,再大力颂扬草的优秀品质,使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②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加完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这里的“恨”,也是草的本心——忍辱负重,更全面地体现了草的精神品质。
10.(考点:文意理解)本文第②段作者写“草亦有恨”,和下文似乎矛盾,能否删除?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认为小草是生命的强者。因为小草在逆境中也能顽强生长,为世界增添绚丽光彩,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我觉得要想成为生命的强者,应该顽强、有理想、有目标、行动力强等。
示例二:我认为小草不是生命的强者。因为小草被风霜肆意欺凌,任冰雪重压,也不去呐喊,不去抗争。我觉得要想成为生命的强者,应该勇敢地大声呐喊,去和恶劣的环境抗争等。
11.(考点:拓展延伸)本文第⑤段最后一句写道:“毫无疑问,能在逆境中顽强洒脱活下来的,便是生命的强者。”结合全文,你认为小草是生命的强者吗 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生命的强者
技法点拨
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常见题型】(1)说说××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2)文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意义。
【答题技巧】(1)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文中所描绘的具体情境,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2)抓住事物特征分析。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所描写的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3)由相似点展开联想。(4)联系情感意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