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目录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酸碱体质理论”
在 美 国 加 州 圣 迭 戈 法 庭 上 , “ 酸 碱体 质 论 ” 创 始 人 罗 伯 特 欧 阳 被 判 赔 偿 一 名 癌症 患 者 一 亿 零 五 百 万 美 元 。
在法庭上,他承认自己的理论就是一场骗局。
。
骗局!
思考:
通过注射小苏打就可以调节体内的pH值吗?
内环境会因此剧烈变化吗?
这一判罚来自他曾经治疗过的患者的指控 。这名女性癌症患者回忆,罗伯特·欧杨说不用手术不用放化疗、只靠调理酸碱体质,就能治好她的乳腺癌,但在他的“奇迹康复中心”接受了多种“治 疗”之后,她却发现乳腺癌已骨转移。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一、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磷酸缓冲液、肝匀浆、马铃薯匀浆、黄瓜匀浆和蛋清稀释液的pH的变化。请同学们在表格中记录结果。
实验结论:内环境对外界的pH变化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思考:实验中的自来水和缓冲液有什么作用
实验中的自来水和缓冲液都是起对照的作用。
讨论:缓冲液和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无限大吗?
讨论:缓冲液中维持pH稳定的物质有哪些?
讨论:尝试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缓冲液中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缓冲对
二、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应用训练
1、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运动员剧烈运动后血浆中乳酸的浓度会升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机体的自动调节作用下,乳酸浓度又降至正常范围。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人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呼吸加深加快,导致乳酸产生增多
B.人进行剧烈运动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导致乳酸产生增多
C.经过一段时间后,乳酸浓度下降至正常范围,是由于肾脏排泄乳酸速度加快
D.经过一段时间后,乳酸浓度下降至正常范围,是由于乳酸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乳酸被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D
思考: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体温
血糖
血脂
渗透压
接近37摄氏度
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动态平衡
试一试:你能否给机体的稳态下定义?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想一想:机体的稳态是如何实现的?
三、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工作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
维持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失调
思考:为什么人体内各器官、系统能保持协调一致?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思考: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
1、感冒高热时,为什么要采取降温措施?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感冒发热对身体的危害,可能会出现脱水、高热惊厥、心肌损伤等,因此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脱水
由于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使身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从而诱发感冒等疾病。患者此时会出现鼻塞、打喷嚏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精神萎靡、肢体乏力等不适情况。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出现脱水的情况。
2、高热惊厥
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此时会使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诱发高热惊厥等现象,甚至也有可能会出现肢体抽搐、晕厥等现象。
3、心肌损伤
如果患者在发病期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使心肌组织受到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
2、严重腹泻后,只喝水不补盐,可以吗?
结合所学,请谈谈你的看法。
3、援藏人员到达青藏高原后,出现头痛、发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能力提升
1、 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请回答: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E_________。
(3)机体剧烈运动会产生乳酸,但人体的pH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主要与血浆中含有___________有关。
(4)无机盐经过_________(填字母)吸收进人体内发挥作用,经由_________(填字母)将多余的无机盐排出体外。
(5)过多的碱性食物摄入人体,会不会引起酸碱失衡,请给出可能的模型。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缓冲物质
D
E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
2、高原反应产生的腿疼现象,是由于初到高原,气压低空气稀薄,多数人的心脏功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和适应,才能适应高原的稀薄空气,空气稀薄造成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数量减少,造成身体内红细胞向外部肢体输送的氧气量减少,有的细胞就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积累在肌肉细胞中,使人感到腰酸背痛。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在进入高原之前携带氧气瓶,当出现全身的疲劳,呼吸不畅时,及时的补充氧气,这样可以使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增加,可以将更多的氧气,运到全身各个地方,回到平原后,适当休息放松即可缓解腿酸的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能力提升:
阐述抵达高原后血浆pH降低的原因。
以缓冲对HCO3-/H2CO3为例,说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对pH稳定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阐述呼吸系统在调节内环境pH稳定中的作用,分析通气不足和通气过度时,机体酸碱平衡将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请利用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等观念,说明为什么HCO3-/H2CO3是人体血浆内最重要的缓冲对。
能力提升:
人体在氧气稀薄进行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增强而产生的乳酸增多。乳酸进入血浆后,导致血浆pH下降。另外,ATP分解增加产生的磷酸基团增多,有氧呼吸增强导致CO2增多,CO2进入血浆可形成H2CO3,也可使血浆pH降低。
人体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为HCO3-/H2CO3,酸性物质进入血浆后,解离出的H+与血浆中的NaHCO3反应形成H2CO3,后者可解离为CO2和H2O,也可解离为HCO3-和H+,CO2、H2O、H+可被及时排出体内,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由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是有限的,当机体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过快,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出现酸中毒。
内环境中的CO2和H+增多时,可反射性地增强呼吸系统的活动,令机体及时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通气不足时,CO2不能及时排出,导致酸性物质积累,引起机体酸中毒。通气过度时,CO2排出过多,导致机体碱中毒。
CO2和H+均可反射性地增强呼吸系统的活动,肾可以调节HCO3-的排出,从而维持HCO3-和H2CO3的比例相对稳定,使HCO3-/H2CO3具有较高的酸碱缓冲能力。可见,HCO3-/H2CO3作为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与体内代谢有关的酶系统以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是一致的,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等生命系统的特征。
能力提升:
查阅资料和文献,运用课堂上构建的模型,评价罗伯特欧阳的酸碱体质理论,思考生活中有什么商品应用了该理念,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分析报告。
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