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三单元 学习描写景物(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三单元 学习描写景物(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3 14: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学生习作相结合,培育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关于叙述和描写
叙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
景物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1.把握概念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关于叙述和描写
2.举例说明
句2:晚秋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句1: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景物叙述
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1.抓特征——形状、颜色、声音
例1:《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例2:《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形状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1.抓特征——形状、颜色、声音
例3:《雨的四季》中对于秋景的描写:“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颜色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1.抓特征——形状、颜色、声音
例4:《与朱元思书》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声音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1.抓特征——多感官运用
例1:宗璞《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视觉、嗅觉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1.抓特征——多感官运用
例2:朱自清《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触觉、嗅觉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2.抓角度——俯仰结合,动静相衬
例1:郦道元《三峡》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
俯视
仰视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2.抓角度——俯仰结合,动静相衬
例2: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景致。
俯视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2.抓角度——俯仰结合,动静相衬
例3: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景致。
仰视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2.抓角度——俯仰结合,动静相衬
动静相衬
例4:郦道元《三峡》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3.融情感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的是,茫茫原野上草儿长得很茂盛,秋天到了,小草枯了,大火再猛也烧不了小草的根。第二年,春风一吹,小草又伸出了脑袋,不多久,草原上又满是绿色,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呀!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3.融情感
春草
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唐彦谦的《春草》给我们展示的是另一种心情:春天一到,天南地北的路边都生长着小草,它依赖着根到处蔓延。春风吹绿小草,又一年过去了,可我还在外地漂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小草呀,你知道我很想家,很伤心吗?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3.融情感
春草
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心情:喜悦
感情:赞美小草
同一事物,两种心情,两种感情。
心情:伤感
感情:思念家乡
教学过程
活动二、回归教材学习写景
3.融情感——
学习景物描写
2.抓角度——
1.抓特征——
同一景物,不同心境
形状、颜色、声音
多感官运用
俯仰结合
动静相衬
教学过程
活动三、写作实践
1.片段写作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提示: 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2.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三、写作实践
2.习作(二选一)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 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描写时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三、写作实践
2.习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比如春天百花盛开,夏天暴雨倾盆,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雪花纷飞等。
2.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3.要把“我”对所选季节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