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9张PPT。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判断: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鱼类
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3)城北一个水产品市场上待卖的活鸡、活鱼,各种蔬菜以及它们上面所附着的微生物
4)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关键:包括一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生物√池塘群落种群水平上研究的是同一物种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种群的数量种群占据的位置优势种群种群间的关系演替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 原1.意义: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研究群落的的结构,不仅需要研究物种的组成,还需要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资料1:两种草履虫(都以一种杆菌为食)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变化:这种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原因:习性相似,争夺食物,即竞争。结果:通过竞争,大草履虫被淘汰。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1.竞争⑴概念: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相互制约⑵特点:(3)举例水稻和稗草牛和羊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4)用坐标系表示竞争关系: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羊牛(5)竞争能量关系图:资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
研究人员对猞猁和雪兔在90多年的时间里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分析二者数量的波动情况,有什么规律?结果?规律:捕食者的数量紧随被捕食者之后增加后减少。结果:通过捕食,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捕食⑴概念:被捕食者数量先增加、减少,捕食者随后,不同步变化⑵特点:(3)举例狼与兔羊与草(4)用坐标系表示捕食关系:(5)捕食能量关系图:生物A生物B注意:数量少,后出现峰值的一般为捕食者。菟丝子与大豆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3.寄生⑴概念:⑵特点:寄主受害,寄生物受益,分开对寄生物不利(3)举例寄生虫和人菟丝子和大豆噬菌体和细菌鸟和羽虱(4)用坐标系表示寄生关系:(5)寄生能量关系图:A宿主(寄主)B寄生虫A宿主(寄主)B寄生虫体表
寄生体内
寄生(注意:体内寄生真核生物细胞内没线粒体)豆科植物和瘤根菌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真菌藻类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切叶蚁与真菌4.互利共生⑴概念:⑵特点:二者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分开,二者或一方无法独立生存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3)举例大豆和根瘤菌地衣(4)用坐标系表示互利共生关系:(5)竞争能量关系图:生物A生物B 5.(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
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
受到a种群的制约C6.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为b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乙表示甲图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类型日趋没落C.自然选择使两种群中
的一种灭绝,b种群将被
淘汰
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
适应环境C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物层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在群落中,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了不同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 群落中,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了不同空间。2.空间结构类型:⑴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外部原因是:光照强度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思考讨论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单位面积容纳更多的生物,提高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利用的能力。思考讨论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水平结构植物群落的镶嵌性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水平分布不均匀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⑴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2.类型与决定因素: 分层现象 镶嵌分布 植物分层:光照地形变化、土壤和盐度的差异、光照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深入思考:玉米田中,玉米植物有高有矮,是否说明玉米有垂直结构?为什么?不是因为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一片玉米田中的所有玉米是一个种群,而不是一个群落。注意:一种生物无法构成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 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A2.右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
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
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
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
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
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C3. 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 以上都正确D4.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 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 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C 5.(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
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
受到a种群的制约C6.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为b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乙表示甲图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类型日趋没落C.自然选择使两种群中
的一种灭绝,b种群将被
淘汰
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
适应环境C7.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
A .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 J 型增长B .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 .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 .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A8.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D9.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下图中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⑴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 关系。
⑵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的数量变化情况。捕食竞争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⑶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
⑷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导致枯草杆菌减少四种种间关系比较:彼此
抑制水稻和稗草牛和羊捕食者紧随被捕食者之后增加、减少狼与兔羊与草大草履虫和
双小核草履虫四种种间关系比较: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物有利。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大豆和根瘤菌寄生虫和人菟丝子和大豆噬菌体和细菌地衣白蚁和鞭毛虫四、群落的空间结构2.空间结构类型:⑴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外部原因是:光照强度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思考讨论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单位面积容纳更多的生物,提高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利用的能力。思考讨论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水平结构植物群落的镶嵌性⑵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水平分布不均匀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2.空间结构类型:⑴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种间关系辨析是寄生呢还是互利共生?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
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环,残留外皮。
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
这种真菌和幼虫的关系是?寄 生(1)寄生与共生的区别
相同的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是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则是有害的。种间关系辨析(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
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生造成危害。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那就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