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了解律诗结构特点,体会构思之精巧。
3、知人论世,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情感。
4、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诗句。
壹
第一课时
一读诗之节奏韵律
读准字音。
东皋(ɡāo) 徙(xǐ)倚 驱犊(dú)
萋萋(qī) 燕(yān)然
候骑(hòu qí)
仍怜(lián) 没(mò)马蹄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思考:
五首诗歌的共同特点。
诗
律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泱泱中华,无限美丽,无限风光。
塞北大漠,江南水乡;
浩浩江河,巍巍山岳;
乡野山村,繁华街巷,
尽是诗人笔下最喜的题材。
二读诗人所选之材
塞北大漠,江南水乡;
浩浩江河,巍巍山岳;
乡野山村,繁华街巷,
边塞诗
山水诗
山水诗
田园诗
视角
背景
诗人人生际遇
三读诗人所处之境
诗人置身之处
王绩:字无功,唐朝诗人。出身官宦世家,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自号东皋子。
崔颢(hào):唐代诗人。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还乡途中登临黄鹤楼,遥望家乡越来越近,思乡之情也因之更切,遂提笔写成《黄鹤楼》一诗,《沧浪诗话》将这首诗誉为唐人七律第一。
王维:字摩诘(jié),亦称王右丞,唐朝诗人。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往边塞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724年,青年李白第一次离别家乡四川,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诗人。白居易出仕时,朝中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皇帝不听劝谏,于是白居易极力请求外放到杭州任刺史。他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令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
四读诗人所传之情
怀、愁、单、怜、爱,乃诗之“情眼”也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五读诗人所托之景
树、山、牧人、犊、猎马、禽、云、川、洲、草、烟、江、蓬、雁、大漠、长河、落日、月、野、水、莺、花、燕、堤
——物象
带有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
野望中的树和钱塘湖春行中的树不一样,野望中
的树着眼秋字,感觉荒疏;钱塘湖春行中的树着
眼暖字,感觉春回大地,生机萌发。
六读诗中景之情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黄沙莽莽,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碧天黄沙之间,一柱孤烟升腾而起;苍茫沙漠之上,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而“长河”之上,一轮圆圆的落日,恍然入于长河之中。
七读诗之起转承合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叙事,点题,交代地点、事由。
叙事,写景,传情,是首联的延伸。
抒情,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由事及景,别开生面。
读出诗人所选之材
读出诗人所处之境
读出诗人所传之情
品景品情,雅趣横生
读出诗人所托之景
读出诗中景之情状
读出诗之起承转合
读出诗之节奏韵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