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寒暑易节( ) (《愚公移山》)
(3)往之女家( ) (4)天子且至(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根据甲文中孟子的观点,说说乙文中的周亚夫是否称的上大丈夫?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②、蒲将军③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④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⑤,虏王离⑥。涉间⑦不降楚,自烧杀。
(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注释】①卿子冠军:这里指宋义。宋义是上将军,为军中之冠,故称“卿子冠军”。“卿子”是尊称。②当阳君:指英布,后来归了刘邦,被封为淮南王。③蒲将军:他与当阳君当时都是项羽的部下。④陈余:秦将。⑤⑥⑦苏角、王离、涉间,此三人都是秦将。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上自劳军
(2)军士吏被甲
(3)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4)绝其甬道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6.简述【甲】文中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7.读史使人明智,你从周亚夫和项羽身上分别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①,难与争锋。愿以梁②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③,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摘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①剽轻:强悍轻捷。②梁:梁地。③荥阳:现河南郑州荣阳大部分地区。
8.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军士吏被甲。 通假: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1)被: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居:①住;②在;③经过。 (2)居:
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联系现代文语境解释 自以为是 (3)是: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B.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C.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D.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
11.周亚夫为什么被称为“真将军”,请从【甲】【乙】两文各举一例并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孝景三年,吴、楚反①。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②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③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④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⑤,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①吴楚反: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发动叛乱。②剽:强悍,勇猛。③深壁:加高营垒。④弓高侯:指名将韩颓当。食道:即粮道。⑤陬:角落。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B.居天下之广居 居:居住
C.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 绝:断绝
D.乃引而去 去:前往
13.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愿以梁委之
A.屠惧,投以骨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儒家经典《孟子》,乙文选自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B.甲文运用类比论证表达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乙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刻画周亚夫“大丈夫”形象。
C.甲文运用对比、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雄辩有力地指出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句式精工,气势磅礴。
D.乙文周亚夫与皇帝制定以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B)元朔六年春,大将军卫青出定襄,卫尉苏建为右将军,建军三千馀骑,独逢单于①兵,与战一日馀,右将军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大将军问其罪于左右,或曰当斩,或曰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②待罪行间,不患无威,斩建而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而具归天子帝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③。
(节选自《史记》)
【注】:①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②肺腑: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③行在所:天子巡行时所在之地。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军士吏被甲 (2)居无何,上至。 (3)或曰当斩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
B.军细柳/建军三千馀骑
C.以备胡/斩建而以明威
D.成礼而去/独以身得亡去
19.把(A)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20.请用三条“/”给(B)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而具归天子帝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21.请结合两则选文分别说说,为什么周亚夫和卫青都可称为“真将军”?
六、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
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③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乙】
孙奂字季明。兄皎①既卒,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黄武五年,权②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鲜于丹③帅五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前锋,降高城,得三将。大军引还,权诏使在前往,驾过其军,见奂军陈整齐,权叹曰:“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节选自《三国志·吾书·宗室传》)
【注释】①皎:孙皎,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孙奥的哥哥。②权:孙权,东吴的建立者。③鲜于丹:人名。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上自劳军 皇帝敬劳将军
C.以备胡 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
D.天子为动 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前锋
23.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B.军中/闻/将军令
C.请以/军/礼见 D.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24.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汉文帝在细柳军中并未得到在其他军营中的“至尊”待遇,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
B.乙文孙奂代为统领其兄的部队,“降高城,得三将”体现孙奂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他的治军有方,让孙权赞叹有加。
C.周亚夫和孙奂都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甲文通过“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可以看出来,乙文则通过“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来体现。
D.甲乙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刻画出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体现出孙奂勇于担当、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
七、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材料二: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岳飞治军》)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25.《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A.纪传体通史 B.国别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断代体史书
2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之:到,往; 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 而:但
B.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余尝访其士卒 尝:曾经
C.成礼而去 去:离开; 故能得人心 故:所以
D.使人称谢 称谢:向人致敬,表示问候; 军行之地,秋毫无扰 军:驻军
27.材料二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
B.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
C.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
D.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
28.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29.材料一、二分别突出了古代将领周亚夫和岳飞的名将风范,两文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突出了周亚夫和岳飞在治军方面的什么特点?
八、小毅发现“求是”精神在古人身上也有体现,请你阅读他找来的资料,完成探究。
【甲】
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②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乙】
张释之,堵阳人也。上①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②。释之治问③。曰:“县人来,闻跸④,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释】①上:指汉文帝。②廷尉:古代司法审判机构官职名。③治问:询问、审问。④跸:古代帝王出行时,要开路清道,禁止民众通行。
30.【通字义】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借鉴 字词释义
固不败伤我乎 课内迁移法:根据《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其将固可袭而虏也”的“固”推断 固:(1)
民安所措其手足 查阅字典法:①放置,安放。②施行。③废弃,放弃。④同“错”。⑤读zé,挤压,夹。 措:(2) (填序号)
廷尉当是也 成语推断法:点头称是 是:(3)
31.【析心理】小毅发现两篇选文的结尾句都有“久”字,它们分别体现了汉文帝的不同心理,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甲)称善者久之。 (乙)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32.【提观点】文中画线句分别来自周亚夫的军令和张释之的劝谏,小毅认为这两句话背后的观点是相同的,请帮小毅分析内容并概括观点。
(甲)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乙)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33.【评人物】小毅想在文中人物里选出一名“求是之星”,你认为谁最合适?请结合原文内容和你对“求是”精神的理解,说明理由。
A.汉文帝 B.周亚夫 C.张释之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文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支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刘向《列女传》)
34.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覆盖)
B.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
C.始妾事其父(侍奉)
D.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放置,放下)
3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三里之城
B.请以军礼见 公亦以此自矜
C.成礼而去 环而攻之而不胜
D.始妾事其父 其妻献疑曰
3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赵括的母亲评述赵奢的为将之道的用意是运用对比手法说明赵括不可为将。
B.汉文帝亲自慰劳军队将士,体现了他对将士的关心,因而将士忠心护主;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以天子的态度侧面表现周亚夫的性格;乙文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甲文中周亚夫的治军使得细柳军军纪森严、富有战斗力;而乙文中赵括的治军使得军队涣散,不堪一击。由此可见,领导者的觉悟与素质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参考答案
1. 了解,明白 交换,更替 同“汝”,你 将要 2.(1)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2)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3.周亚夫驻守边塞,抵御外敌,所做的事符合“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或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他有报国之志,作为将军,带领军营将士们一起守卫边疆,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自己治军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原则(或符合“得志,与民由之”);面对皇帝,没有屈服和谄媚,同样要求严格遵守军礼,做到了“威武不能屈”。
4.(1)军队(2)同“披”,穿着(3)全部(4)断绝 5.(1)于是皇上就派使节手持符节命令将军:“我想要进入(军营)慰劳军队。”
(2)他就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河,援救巨鹿。 6.亚夫治军严肃,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7.在规则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人要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做成一件事必须下定决心,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8. 同“披”,穿着 经过 对(正确)的 9.D 10.(1)文帝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2)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前往去救。 11.示例:【甲】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或:柳营中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军队训练有素;②文帝到细柳营,“不得入”“又不得入”,“遵循军令”,可见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③面对天子,周亚夫“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意思对即可。)【乙】①用放弃梁地断绝粮道的方法打败吴楚,可见他有谋略(深谋远虑);②从周亚夫“不肯往”“不奉诏”“不出”,可见他有主见,刚正不阿。(意思对即可。)
12.D 13.A 14.A 15.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16.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
17.(1)通“披”,穿着
(2)经过。
(3)有的人 18.B 19.天子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派人向周亚夫致意问候。 20.而具归天子/帝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21.周亚夫是真将军:①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毅弓弩,持满”可以看出细柳军军队戒备森严,军纪严明;②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从“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卫青是真将军:①从“大将军问其罪于左右”,可以看出卫青的不专权、公开公正;②从“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不敢专权”,可以看出卫青对权力的敬畏与谨慎。
22.B 23.C 24.D
25.A 26.D 27.A 28.(1)先前(看到的)霸上、棘们的军队,简直像儿戏一般,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2)到现在老人说起他的名字,还感动得痛哭流泪。 29.都使用了侧面衬托(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军纪严明的特点。
30. 必,一定 ① 对,正确 31.甲文中“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文帝“称善者久之”,体现了他对周亚夫的敬重心理,又为边塞上这么严密的防守而心安。
乙文中文帝先是要求严惩惊马的人,后听从了张释之按法律维持原判的意见,考虑“良久”反映出他虽有所犹豫,但终能虚心纳谏,既为自己的狭隘而惭愧,又敬重张释之公正执法,不阿谀逢迎的可贵品质。 32.甲文中这句话意思是“将军有令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皇帝的命令’。”乙文中这句话意思是“法律,就是天子和天下黎民百姓都要共同遵守的。”这两句的表面意思看似不一样,实则背后的观点都是相同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做到刚正不阿。 33.示例:我认为张释之最合适。因为张释之没有按照皇帝的要求去严惩惊马的路人,而是按照法律的规定维持了自己原来只处罚金的判决,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皇帝也不例外的公平公正的执法原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求是”精神。
34.A 35.D 36.C 37.(1)穿戴着盔甲的将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2)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