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21分)
1.我国的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属于环境保护途径的是( )
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解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环境保护的原则,“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环境保护的途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环境保护的目的。
答案 C
2.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
A.制定法规 B.环境管理
C.公众参与 D.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
解析 环境管理的目的具有双重性,既能让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证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
答案 B
3.世界环境日当天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经济手段 B.技术手段
C.法律和行政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 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是为了宣传保护环境这一思想。
答案 D
4.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哪一项 ( )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解析 工程建设对环境肯定会造成一些影响,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进行论证,可以对人类活动事先做出预测和评估,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是实现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答案 B
5.不属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是 ( )
A.排污许可证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污染集中处理制度 D.谁污染谁治理
解析 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谁污染谁治理属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答案 D
新华社消息济南2011年11月18日电 山东省物价局、财政厅、水利厅等五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限制开采地下水,并限期关闭部分自备井,对以供应居民生活用水为主的海水淡化项目给予财政、价格扶持,不征收水资源费。根据材料完成6~7题。
6.环保部门依法关闭部分自备井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哪项基本政策( )
A.谁污染谁治理 B.预防为主
C.强化环境管理 D.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解析 自备井能够比较随意地抽取地下水资源,关闭部分自备井是为了保护当地水资源,防止出现环境问题。
答案 B
7.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宣传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环保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对环境的管理,其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答案 A
二、综合题(29分)
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7日,《大河报》报道的新《水浒》剧组涉嫌破坏黄河湿地一事见报后,执法部门出手制止了剧组的破坏行为,下达了停拍通知。据《大河报》报道,正在拍摄中的新《水浒》陷入了“环境门”,剧组被指破坏河南郑州黄河湿地核心地区。拍摄现场大片湿地已变成一块平地,地上乱扔的垃圾和塑料袋一片狼藉,拍摄用的马匹被拴在野生的红柳树上,无人看管,还任由马匹不停地啃咬树皮,马匹周围一圈的野生红柳的树皮都被马吃掉了。
材料二
材料三 影片《无极》剧组曾因拍摄过程中对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被处以9万元罚款,香格里拉县分管副县长因负有领导责任被免职。2007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已下发关于禁止在风景名胜核心景区拍摄影视剧的通知。
(1)广电总局关于禁止在景区核心区拍摄影视剧的通知,说明其采取的环境管理手段是________。
(2)材料中,对《无极》剧组破坏环境的行为采取了哪些环境管理手段?
(3)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对横断山区、青藏地区等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管理力度加大,为什么?
解析 第(1)题,广电总局禁止在景区核心区拍摄影视剧,这是政府主管部门为保护景区环境采取的行政措施。第(2)题,从材料看,对《无极》剧组的处罚涉及行政、经济等手段。第(3)题,青藏地区、横断山区属高海拔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恢复很慢。
答案 (1)行政手段
(2)行致、经济手段等。
(3)横断山区、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生物生长极为缓慢,自然生系统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
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一幅大观楼长联描绘出了“高原明珠”滇池的绝美画卷。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称为云南的母亲湖。
材料二 千百年来,滇池一直是昆明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具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渔业、航运等多项功能,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起了决定性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滇池地区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与滇池自净力减弱的矛盾日益突出,滇池水体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滇池外湖水质沦为劣五类。“为了母亲湖”、“救救滇池”的呼声日益强烈。
材料三 滇池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切实开展滇池治理工作,有关部门出台了保护滇池的法规,确定了综合整治的规划,专门成立了昆明市滇池保护专职机构等。下图是工作人员在滇池进行工作。
(1)滇池按成因属于 ( )
A.河迹湖 B.构造湖
C.火山口湖 D.冰川湖
(2)由材料可以看出,导致滇池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鉴于上述原因,环境管理对于其管理对象的约束方向分别是怎样的?
(4)材料中滇池治理工作的措施体现出的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_____。
解析 第(1)题,滇池亦称昆明湖,由构造陷落而成。第(2)题,近几年,昆明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生活、生产污水排放量及污染负荷急骤增长,这导致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第(3)题,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企业、政府。其约束方向分别是:个人,侧重于日常正确消费行为的建立;企业,侧重于清洁生产;政府,侧重于环境影响评价。第(4)题,材料中滇池治理工作的措施体现出的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答案 (1)B
(2)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生活、生产污水排放量及污染负荷急骤增长。
(3)个人: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企业: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同时需要对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政府: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4)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B卷(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22分)
一份国际环境保护组织7月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目标上,八国集团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据此回答1~4题。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
解析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会给钢铁工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答案 A
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解析 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也就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商品。
答案 B
3.《京都议定书》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该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共同性和公平性原则
解析 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共同的责任体现了共同性原则;在不同的国家中,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答案 D
4.有关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没有遵循《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B.美国虽然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但很好地遵循了《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C.自1990年到2010年,俄罗斯没有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
D.开始的6年,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俄罗斯的2倍变为3倍
解析 从图可看出,自1990年到2010年,俄罗斯没有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于预计排放量;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高于预计排放量,没有遵循《京都议定书》的规定。1990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俄罗斯的2倍,到1996年变为俄罗斯的3倍多。
答案 C
5.关于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努力,错误的是( )
A.建设生态林工程是生物措施
B.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C.计划生育是人口政策
D.签署《京都议定书》是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解析 生态措施、节能措施、控制人口,都是参与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行为。《京都议定书》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
答案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我国是CO2的排放大国,故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将有助于大气中CO2的减少
D.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解析 中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实行计划生育有助于减排CO2。
答案 C
7.有关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是( )
A.环境宣传教育
B.澳大利亚合作开采铁矿
C.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
D.东风汽车集团与日本本田公司合资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解析 只有A项属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内容。
答案 A
读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志图案,回答8~10题。
8.其中属于中国环境标志的图案是( )
解析 B项为我国环境标志的图案。
答案 B
9.有关环境标志产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标志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要求
B.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势
C.无环境标志的产品进出口受到数量及价格上的不利影响
D.中国企业环保意识增强,产品都有环保标志
解析 我国目前企业环保意识不强。
答案 D
10.使用无氟制冷设备,目的是减少氟氯烃破坏大气层中的( )
A.氧气 B.氮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解析 氟氯烃在低层大气中不分解,上升到平流层会与臭氧发生反应,从而破坏臭氧层。
答案 C
11.“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 )
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
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
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
解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好地球的环境。
答案 C
二、综合题(28分)
12.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和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回答有关问题。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1)图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最少的国家是________。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它的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法国CO2人均排放量仅为英国的52.5%、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5)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对世界气候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7)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了什么影响?
(8)要降低大气中CO2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
答案 (1)北美洲 亚洲 欧洲
(2)美国 印度
(3)中国 煤炭
(4)法国70%的电能由核电提供。
(5)大量燃烧矿物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
(6)加剧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7)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8)减少CO2排放,推广绿色能源。
13.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下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
(2)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该主题体现了____________的环境观。为了使森林更好地为我们效劳,我国在森林的保护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合作的途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A为臭氧层破坏,B为全球变暖,C为酸雨。第(2)题,“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体现了人地和谐发展的环境观。保护森林资源可以从增加森林数量,减少森林的开发利用两方面来考虑。第(3)题,必要性要从环境问题的分布、解决要共同参与及存在利益冲突方面分析。途径很多,如加强国际协商对话,禁止转移污染,进行技术合作等。
答案 (1)臭氧层破坏 全球变暖 酸雨
(2)人地和谐(或人地伙伴、可持续发展)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木材利用效率,开发木材替代品,从国外进口木材。(答出3点即可)
(3)必要性:①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②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共同参与;③解决环境问题存在利益冲突。
途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禁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加强国际协商对话,签署共同行动协议。
B卷(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20分)
1.公众参与是指( )
A.公众依法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B.公众的环境权
C.社区号召回收废旧电池
D.公民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生产的权利
解析 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根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人类的进步是建立在广大民众参与的基础上的。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群众及社会团体最大限度地认同、支持和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他们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答案 A
2.下列符合环境道德行为的有( )
A.讲卫生,大量使用清洁剂
B.善待自然,植树造林
C.贴近自然,露天烧烤
D.提高品位,购买珍稀木材家具
3.环境保护要求每一位中学生( )
①树立环境意识 ②讲究环境道德 ③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④对违反环境法律的企业进行制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自2008年6月1日开始,我国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都实行了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此回答2~3题。
2.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 )
A.刺激人们的消费
B.减少“白色污染”
C.方便人们的生活
D.增加商品零售额
解析 塑料袋属于“白色污染”。
答案 B
3.下列行为,可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量的有( )
①使用布袋子 ②重提菜篮子 ③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①②③都可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
答案 D
二、综合题(30分)
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网北京2013年7月22日讯 记者郄建荣 备受争议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调整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环保部今天公开了包括这一保护区在内的2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及功能区划等。有21处保护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建设。环保部要求妥善处理好保护建设与当地生产生活的关系。
央广网江西频道消息 12月6日上午,英国NGO环保组织中外对话一行二人专程从北京赶往都昌县,开展鄱阳湖生态调查。她们实地去鄱阳湖边上采访了渔民,了解今年的干旱对渔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据悉,“中外对话”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以伦敦、北京、旧金山为中心开展工作。“中外对话”的主要业务是其独特的完全双语网站,它通过发表精辟、原创的中外文章、评论和分析,促进世界理解中国崛起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影响,进而共同寻求公平可行的全球环境问题解决之道。
(1)(多选)以下属于NGO主要工作方向的是( )
A.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
B.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C.监督企业的行为
D.与企业合作开发保护产品及服务
(2)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最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GO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4)我国环保NGO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案 (1)ABCD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能引起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4)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实行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
5.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和中国地球日活动开展38周年纪念日。重庆50余名环保志愿者在南山黄桷垭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来往游客仅对活动派发礼品感兴趣,对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志愿者对游人破坏环境行为劝阻时,还招来责骂。一位妇女将擦嘴角用的纸巾扔到树林里,却振振有词:“这才是让它回归自然。”
(1)材料反映出什么问题?
(2)公众应该以怎样的基本态度参与环保?
(3)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参与环保的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答4条以上)
答案 (1)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2)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①随地吐痰,随意向周围环境投放废弃物;
②购买一次性商品;
③浪费水、电、纸张等;
④践踏草坪,乱吃野味、烧烤等;
⑤在风景区乱涂乱画;
⑥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⑦乱砍滥伐林木等不良行为。
6.如图是某垃圾焚烧厂工作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根据该厂工作原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写出其与图中①②③相对应位置的字母。
a.垃圾分类 b.废水
c.废热 d.堆肥作用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由于垃圾焚烧并不是一种最佳方法,该地准备对垃圾焚烧厂进行改造,请提出你的改造设计方案。
(3)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图示中垃圾的处理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公众的参与程度,试说明其理由。
答案 (1)a c d
(2)建发电厂,用焚烧厂产生的热量来发电。
(3)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种类多样,在处理过程中必须进行分类。